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244页

魏之一城。以范韩之经纶。不能制夏之一隅。知兵事之成败利钝。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近年书生侈口谈兵。动辄曰克城若干。拓地若干。此大言也。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近年书生多好攻人之短。轻诋古贤。苛责时彦。此亦大言也。好谈兵事者。其阅历必浅。好攻人短者。其自修必疏。今与诸君子约。为务实之学。请自禁大言始。欲禁大言。请自不轻论兵始。自不道人短始。
四曰扩才识以待用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练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起。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工夫也。今士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用世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以上十六条。分之。则每一等人各守四条。合之。则凡诸色人皆可参观。圣贤之格言甚多。难以备述。朝廷之律例甚密。亦难周知。祗此浅近之语。科条在此。黜陟在此。愿我同人共勉焉。
重刻陈文恭公五种遗规序         
吴慈鹤
余吴人也。知桂林陈文恭公事较悉。盖公抚吴日久。以清操亮节风率僚属。吏治民俗为之一变。闻其时繁剧州县署。傔仆不过一二人。衣服中单皆布素。赋敛无升斗斛面耗羡之增。即俸所入。充公私用。已宽然有余。有稍不谨者。同僚即屏不与交。故上下赡足。风气厚。畏清议而重犯法。其治如此。后得公所著四种遗规。及在官法戒录。读之。而后知公以大儒而为名臣。其经济原本于学问。不同于矫情干誉者为也。夫无源之水。其流必竭。不根之木。其末必摽。矫揉刻厉以为之。而欲其足以信于下而孚于民。未之有也。公所著书。首养正。端告蒙之始也。曰从政。裕临民之略也。曰训俗。迪民彝也。曰教女。修内则也。曰在官法戒录。盖为府史胥徒辈说法。而公之用心于是至矣。开封太守王君。以京东右族。久官中土。克循克能。所在称治。台省赏其才。自怀移汴。于公暇出是编。倡诸郡伯割俸重梓。盖能以文恭之心为心。而欲以文恭之所以正己率属教民成俗者。相劝勉也。今之有司牧之责者。拥专城。居方面。孰不欲其名声之垂于无穷。而吏若民尽从其教哉。乃能言之未必能行之。能行之未必尽能应之者。岂勤于始而怠于终欤。抑厚于人而薄于己欤。由于所为者不必尽。由于所习内外之闲有所壅阏锢蔽。师友之规。明哲之训。不能日至于前也。善乎。公之书首正蒙也。少长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端其教于舞勺舞象之时。使之是非邪正。了然于中。恭敬撙节退让。娴习于外。迨既壮既老。而偭规错矩。易其素守者。吾知鲜矣。吾之所以能养吾廉者。俭也。躬为布被脱粟。而闺房之内。一簪珥之费动辄千金。其为廉也。必不能以长保。必吾能为公仪休之拔葵。而助于内者。亦能如乐羊子之妻。郑善果之母。庶几可以持久。公之教女。所以教为妇也。曾是从政者而可忽乎。曾是有教民之责者而可忽乎。自两汉察举之法不行。而功曹掾吏亭长三老之属。希有士人为之者。问其职。奉法者也。其所为者。皆舞文弄法之事也。必将多方以投上之所好。百出以愚上之耳目。而难乎其为上矣。惕之以威。威多则玩。驭之以术。术久亦穷。不如去其桀黠者。而进其可教者。日讨而训之。万一有所感悟。幡然入于为善。安在如胜国徐况诸贤。不可再见耶。虽然。职无大小。权所在。即人所属。凡奔走给事者。皆容悦我者也。往来之戚尚宾客。皆有待于我者也。如是而得闻其过者寡矣。师友之箴规。不可骤得。得古人一编。日摩而三复之。若者吾所已能。若者吾所未至。勉其所未至。而益修其所已能。则随在皆师保也。闼户犹境内也。治己以率属。劳身以勤民。犹之表立于此而影应于彼。其效未有不彰明较着。而非矫情干誉者所可袭而取矣。今两河吏治。方蒸蒸日上。王君又首倡重刊是编。以为有位者劝。泛海而得舟筏。登高而悬梯桄。使读之者照然共睹。知学之有益于仕。而仕之必资于学。且今之所谓迂阔而远于事情者。乃古之所谓贤也。余虽不克身被文恭之教。而喜得见是编之行于中州。中州犹三吴也。今日之治。犹当日之治也。是则王君重刊之志也夫。
卷十九 吏政二吏论下
通致所属长吏条教道光二年    
直隶布政使陆言
言初至直省。地方情形诸未谙习。然前此两任京职。久居本境。三官东土。近在邻封。颇闻直省地瘠民贫。又差务殷繁。苦累尤甚。惟顺天二十四属。伺应 跸路。民累而官亦累。其去京较远之区。派差里下。民累而官反乐。我  皇上惠泽畿辅。无微不至。本年冬差。 特减车辆。闾阎输纳。供亿 清尘。固是分所应为。尤属出于至愿。然绅士既免差徭。而稍有力之家。指捐职衔。即入优册。是唯终岁勤动之农民。方供杂派。优免既多。飞洒益重。在诸君子身为民上。目击重困。未必更存自利之心。然内不能不委任家丁书役。外不能不假手地保里胥。侵牟愚弱。征一科十。理势之所必有。迨至痛极吁号。而议者又以事关全局。难与伸理。言来自田间。夙知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