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420页

奇制胜。大君子自有良谋耳。言不尽意。幸启迂愚。
上黔抚乔中丞论会匪启       
胡林翼
承密询会匪情形。苗民定未沾染。具见荩怀深虑。钦感莫名。卑府奉檄之始。在镇远一带。即预先访问。均言黎平会匪极多。古州丙妹永从尤盛。有言会匪之总头。收盗匪为爪牙者。有言会匪从湖南之宝庆衡州而来者。有言古州等处商贾。均系粤人。从广东而来者。且言实繁有徒。兵差一气。及实究其根柢。又不能得其详确之据。此则访闻之大概如是也。到任以后。细加访察。亦不能深得其情。惟获盗讯供时。偶有盗犯一名。于刑讯之际。口呼天柱王菩萨者。极堪骇怪。又盗匪之老冒老三。一号大五大九大六。为盗之渠魁。其匪徒编号。从大一至大十。小一至小十。系湖南纸牌之字。察盗贼之名号供情。无不烧香拜把者。此则确有可据者也。愚以为有会匪而不为盗者。无大盗而不拜把者。刻下湖南四川之会匪。确有所据。然而不可轻动者何也。武备之弛。兵气之弱。国帑之虚。人心之虚伪怯弱。实非旦夕所能挽回。设使办理不善。祸机一发。不可收拾。转不如暗为转移之为得计也。暗为转移之法。莫先于除盗。莫切于惩贪。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自来西域台湾通州新宁桂平等处起事。均因官吏贪鄙。会匪得以借口鼓动。煽惑愚民。如四川匪之恶戴如煌而爱刘青天。其往事之明证也。即如近年新宁之事。因李博勒平粜勒价二千一石。而市价仅止一千六百。又因差役讹诈。凌辱雷再浩之妻室。以致民心不服。遂至李沅发倡乱桂平。韦俊因捐监谬挂登仕郎扁额。差役迭次诈。因而倡乱伪称太平王。前此羡慕登仕郎而不可得。而后乃猖獗至此。铤而走险。谁为厉阶。有会匪之地。如得廉吏主持。必不致酿成事端。无会匪之地。而以贪吏混。则平民亦可酿乱。亦一定之理也。其次莫如除盗。盗匪多强悍能死之人。会匪方借其力。会匪多深险不测之人。盗匪必资其计。翦其爪牙。则会匪亦弱。愚以为无论是会是盗。惟有盗案者必杀无赦。则彼不能有词。盗靖而匪亦消矣。明知其为盗匪中会匪。亦祗究其为盗。而不必问其为会。则可以安反测之心。而消无形之祸矣。若计不出此。而访拏会匪。将良懦之胁从者。为兵差所凌辱。而渠魁必致脱逃。且必鼓簧其余党以为乱。国计民生。两有所损。祸非岁月所能了办也。然则会匪可不办乎。曰办入盗案。则泯然无。其甚者瘐于狱中。法在除害而已。不必居办事之名。尤不惜办事之费。则于一省之大。天下之全局。均有裨益。此情未可显白于上。而尤不可晓示于下。其不可晓示于下者。则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意也。抑愚更有言办盗之法。用兵用差不如用士用民。黎平之兵差。为盗所杀伤者多。兵怯而差滑。不如乡民为朴实。不仅耳目真切为可用也。昔戚南塘练兵。不取城市中之人而必选农民。即是此意。
致翁祖庚学使书          
胡林翼
播州多奇士。有堪用世者否。大方荒寒。乌撒尤甚。有耐苦而力学者。则肌肤实而心地坚朴。视轻佻便利者。不啻霄壤。得广厦千闲。岁假帑金一二万两。招致英俊。与之讲求方略。则小寇何足为患。凡黎平文武绅士。乡居之人。苟于学册有名者。尽入林翼保甲团练册内。此中才分。各有短长。贤否亦默为分别。大抵有读书人之村寨易治。而无读书者难治。乡正团长得人者。一办即妥。不得其人者。屡整饬而仍不妥。永从下江古州。无士可用。其地苗多汉少。汉人不过千百之一二。去其害苗者而苗盛。其团练较紧于内地。惟古州不得其术。其地胜兵数千。屯军数千。竟不可用。近得一韩参军超。熟精戚少保之书。与以壮士百余人。可成劲旅。然林翼所患者。不仅在粤贼而在内匪。内匪之可虑。不在此时而在异日。界粤之处数百里。不为不广矣。然而有险可守。有术可施。如预存重赀。不烦兵力而贼可得。黎平虽褊小。未尝无千夫之长。百夫之杰。抚而用之。即为我用。而必不为贼用。古来成事败事之人。必在尘埃草野中。用之则为臣仆。弃之则为盗贼。其间操纵。间不容发。承平日久。文恬武嬉。额制之兵。无一可以御侮者。以其巧滑偷惰。积习已深。黔盗之多。所在皆是。刻下所得已百余人。杀之无赦。然东奔靖州天柱。北走清江。几乎以邻为壑。即潜伏内地者。亦暂怵于威。牵于连坐之法。而相戒无大动耳。岂能革其心面。绝其根株哉。窃恐异日司事者失驾驭。惜金钱。与士民隔绝。使乡民望官衙如溟海。则祸患之来。如响斯应。处升卿之错节。而才识不及。学渤海之乱绳。而德量无闻。是以难也。革夷余盗二十余人。司事沿袭旧作。不知改变。便是认题不真。实则招募死士藤牌手五六十人。登山蓦涧。与盗相逐。不过千金。可以应手矣。
致魏将侯书 
胡林翼
三月十六日。清江顾倅抄寄镇远朱甲翁及阁下所言天柱黎平开泰清江匪徒情形通稿。稿内所言匪徒结拜弟兄聚集百十余人掳劫村寨持有火枪。又称在黎平开泰之皮所地琐龟尾溪。又称须再查何属之地。即此可见阁下之情形尚未深悉矣。又称须堵剿楚匪俟军务事竣再行办理。又稿尾开列通督抚藩臬字样。弟反复思之。可商处甚多。如稿业经径发。则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