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父作祈招以止王心穆王是以获没于祈宫诗者讽谏之海也嘉庆四年民人杨道纯上书 仁宗睿皇帝嘉其深合庶人传语之义仰见我 朝 圣德虚衷不弃氓贱今之报馆亦本于诗人讽谕之遗以自托于庶人传语之旨语无类于谤讪而事求俾于国家拳拳之义也虽然诗人之言微而显志而晦婉而多讽事关君国立言自有体裁民劳板荡之时朝政极昏暴矣诗人亦仅以微辞谏未尝日取其君相公卿之恶高呼而号于众也兄【况】未至民劳板荡者乎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非独义所应然亦深虑激成门户之见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虽曰激于忠义使然然国恶过于暴扬外增敌人觊觎之焰而内生草泽奸民之心揆诸忠君爱国之初心应亦有失言之悔也人之有墙以蔽恶也今不能蔽而又着之此西欧报馆之失而不愿吾中国效之也何以言乎达下情也盛周之时太史采风民隐得以上达而国治自秦以降上下之隔犹九天之与九渊官吏虽有委曲之情不能尽达诸君父也闾阎虽有疾苦之隐不能尽告诸官长也胥吏窟其中而缘以为奸于是官欲课农而胥吏藉以扰农夫官欲护商而胥吏借以讹商旅古之所谓仁政者后世行之而皆虐政也西人之所谓良法者中国效之而皆弊法也欲求国治不可得也报馆者所以持清议而通上下之情者也西国报馆皆士大夫之贤而退位者主之言之而实虽过于切直亦优容之言之而虚则匹夫匹妇之贱亦得控诸官而罚报馆故报馆皆自重而其言益可信今中国报馆多市井细民为之人微言轻已难据为典要而上之所以待报馆者又最无法其始胁之以威少有诋触即取而封禁之民之黠者遂借外人为护符而吏胥不能过问报馆恃有外人之庇也于是肆口罔谈变乱是非荧惑众听而官与民皆受报馆之害嗟夫同一报馆也西欧用之而其利如彼中国行之而其弊如此当轴者可不深思其故而求所以处之之道哉何以言乎广民智也经史者考古之券也新报者资今之镜也古之人诵诗闻国政异国之风土人情靡不审也绪余资多识禽鱼草木之名靡不办也是以风诗三百诵诗三百弦诗三百不出户庭闻见日新今士人虽有天纵敏学之材舍读书无以浚慧智儒者今人与居古人与稽是有稽而无居也泰西之有报馆也大而政教章程之韭悉中而学问格致之妙理小而工商农牧之新法朝有所闻夕登诸册不崇朝而传遍地球 注劳打电报始于普鲁士乾隆十四年始在法京达于普京后移于伦敦犹未行也泰唔士报合各报馆与立约遂风行天下环球之事顷刻同知矣 侈博乎智之薮也愚民生长岩壑一物无可见一步不敢行引而置之庄岳间不数年而彬彬乎容止矣今之报馆亦将引天下之民而置诸地球之庄岳者也孔子曰纯俭吾从众俭之益小圣人犹从兄报馆明民之目聪民之耳者乎之三者下情之达民智之开泰西诸报优为之富强皆基于此是以西报增而益多 注西报英最盛法德意次之西班牙瑞典丹国比[利]时差少而亦足自立俄君权最盛亦不禁报馆以新报可以启文教故西人述文明之国必曰有报馆若干间纪藏书之楼亦必曰有报纸若干种西人谓西国今日之报其刷印之机一点钟可印纸等三四咪尔之长摺且成篇约可二万四千至五千本云 而国家亦以保护报馆为要图也若夫讽谕之义则惟深于诗教者得之西人固未之前闻节其短而取其长斯谓之善言西学于是作泰西新报源流表
表
中国纪年
地名
报名
纪事
西历
明万历四十三年
德国佛兰科安面
佛兰花打安奴
始创新报先为日报后为礼
一千六百一十五年
拜报作者为咽毡那夫至今尚存
明万历四十四年
比利时国颜滑
聊盛太绩定轩
至今犹存
英人那尔利不地始为牟利计每报纸出令人沿街呼卖
一千六百一十六年
明天启二年
英国伦敦第一
礼拜报
至今尚存
报创于法京有根柢有见识作者为提阿夫拿士提接流
一千六百二十二年
明崇祯四年
法国巴黎斯第一
加实地
达乃能文之士又有名流名李士联者为之保护当时国事无不敢言至今犹存
一千六百三十二年
中国纪年
地名
报名
纪事
西历
明崇祯十六年
瑞典国士托堪
铺土太顿地
初以纸笔传视如书信然至今尚存
一千六百四十二年
大清顺治十七年
英国苏格兰咽天
麦娇利亚士奇
一千六百六十年
大清康熙四年
巴拿第一
历顿弥士
苏格兰始有报然只出十本
一千六百六十五年
大清康熙十一年
英国伦敦第二
伦敦京报
至今尚存
一千六百七十二年
大清康熙三十年
法国巴黎斯第二
马加利
开至一千八百五十三年止
一千六百九十年
大清康熙三十四年
英国和西士打
巴奴士和西士
至今尚存
一千六百九十五年
英国伦敦第三
打左
为伦敦日报之第一本
一千六百九十九年
大清康熙三十八年
英国苏格兰咽天
地婆士杯
至今尚存
一千七百零二年
巴拿第二
咽天巴拿京报
大清康熙四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