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1-职官

52-州县须知-清-刘衡-第17页

各有专责。亦未便远离。卑职于奉札后。传谕各衿耆。公举老成端重。众所信服之人。仿周官比闾族党之意。推为保正。按甲分之大小。分别段落。每保正一人。先给草册一本。二笔一墨。并日给饭食钱文。合将所管段落。毋论山尖岭角。将各户丁口。查照卑职所定编法章程。分别填注册内。填毕呈验。查核无讹。然后填给门牌。其牌头甲长听保正举报。实时批准。绝不合书役干与。卑职仍不时轻骑。前诣各乡。及因公相验履勘之便。随意抽查。或于审理词讼时。向两造查询。其有不符者。实时更正。除将编联之法恭缮呈览外。查卑职才识迂疏。所幸到此□及半年。民心颇能相信。所颁示谕。翕然乐从。看来保甲之法。可以必行。所有一切应行事宜。据管见所及。凡可以因地制宜。推广良法。而承宣德意者。均当次第举行。再查团练之法。其弊在于打造军器私藏违禁刀械。行之不善。流弊原多。至于设鼓传梆。互相守望。一有盗警。彼此救援。亦古者寓兵于农之遗意。如果袭其意而力去其弊。似不妨与保甲相辅而行。卑职于到任之初。即经出示劝民团练。现在业巳举行过半。未便中止。曾节次谆切示谕。止许置备木棍竹枪。仍送县印烙。其一切刀械及制缚擅杀等弊。严行禁绝。毋廑宪怀。葢卑县民情。极为安静。惟界连七属。山深路僻。外患宜防卑职至愚。以为保甲可以靖本地之匪徒。而团练则可以捍外来之宵小。是以因地设施。不得不兼行团练。合并陈明。为此具禀。
○保甲章程
巴县编联保甲式 为通饬遵办事。案奉藩臬宪详准督宪通省编查保甲等因。奉此。查此次本县奉行保甲。与从前办法不同。事事系官为经理。不准书役一人下乡。致滋索扰。尔保正牌甲人等。但须查照后开编法。将烟户丁口。确切清查。照式填注。将来奸宄屏迹。比户可封。本县与吾民共享承平康乐之福。岂非官民之厚幸耶。除俟编成后。再将规条给发饬令遵照外。合将编联之法。先行刊刻。开列于后。
  今先将编联之法开后
  计开
  一巴邑三里各。甲俱经本县选定保正。每保正一人。给予草册一本。二笔一墨。令将所管地段。确切查明各户姓名。作何生理。有无粮业。及户内丁口若干。填注于草册内。户户开列。不准遗漏一户。户内人人开列。不准遗漏一人
  谨查。草册者。未用官印之册也。册之式凡三。一曰户册。详列一户丁口生业。每一户造册半纸。一曰牌册。以次挨列十户内丁口之数。及迁移生死等事。每一牌造册一纸。一曰甲册。以次挨列十牌内丁口之数。每一甲造册半纸。各册之式。现俱刊发。尔等造册时。查照分别填注。
  一编联之法。每十户为一牌。牌内择一人为牌长。每十牌为一甲。甲内择一人为甲长。均须年力精壮。明白端谨者。方可胜任。每十甲为一保。设保正一人。或三四十甲五六十甲。共为一保。共设一保正亦可。
  一编联之法。每牌十户。若有零户。数在三户以内。则附于末牌之末。如数过三户。则与末牌匀分为两牌。每甲十牌。若有零牌。数在三牌以内。则附于末甲之末。如数过三牌则与末甲匀分为两甲。
  一该场该村。有仅止数户。不满十户者。即就本场本村。编为一牌。或仅□数牌。不满十牌者。即就本场本村。编为一甲
  一城厢内外。及场镇市集。毋论绅士兵丁百姓。及官员公馆。逐户编联。填注户册。
  谨查。户册之式凡二。一曰民户之册。编绅士军民各户用之一曰铺户之册编铺店及媒窑各厂。无家室者用之。如铺户有家室者。则仍用民户册。一曰方外户之册。编庵观寺院用之。各册之式。现俱刊发。尔等造册时。查照分别填注。
  一巴邑城市。及各场镇。半系铺家。以一铺为一户。注明铺主姓名。伙计几人。其与居民杂处者。不拘居民铺户。着于十户中。选一端谨之人为牌长。如十户俱系铺民。即就铺户中选一端谨之人为牌长。
  一路旁小店腰店。客店。以一店为一户。庵观寺院。以一处为一户。各列之附近之场市或村落牌内。
  一巴邑除城厢及场市外所有居民。俱系住处畸零。并无村落。其山尖岭角。独住一屋之户。有隔数里或十数里。绝无邻居者。应查明相隔最近之场市。或最近之亲族房主田邻。附入牌内。
  一穷苦孤独之民。及游手无业之徒。往往数姓或十数姓。同居一院。藏垢纳污。在所不免。保甲正为此辈而设。编联时。除同院而同姓同宗者。可并为一户外。若同院而俱异姓。及虽同姓而不同宗者。必须以一姓为一户各填户册每户半纸于册尾上格填写此户一院几家字样。但此等杂户。颇难择立牌长。编联时。仍应以一院为一户。查明房主在内居住。则以房主出名立户。如房主不同居。则以有妻室。或丁口最多者。出名立户。
  牌甲中。有平日犯窃。及习过各色邪教。并一切作奸犯科不安本分之徒。各牌众。多不敢与之同牌。或不屑与之为伍。不知编联保甲。正为此辈而设。倘不编联。使成漏户。彼反置身牌外。恃无稽查。肆无忌惮。又安用此保甲为也。本县为尔牌众等作主。务即一体编入牌中。不准一户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