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56-通典-唐-杜佑-第55页

粜,以利百姓。
  宋文帝元嘉中,三吴水潦,谷贵人饥。彭城王义康立议,以「东土灾荒,人凋谷踊,富商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代,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地沃壤,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折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人,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并未施行,人赖之矣。
  齐武帝永明中,天下米谷布帛贱,上欲立常平仓,市积为储。六年,诏出上库钱五千万,于京师市米,买丝绵纹绢布。扬州出钱千九百一十万,扬州,理建业,今江宁县也。南徐州二百万,南徐州,理京口,今丹阳郡。各于郡所市籴。南荆河州二百万,南荆河州,理寿春,今郡。市丝绵纹绢布米大麦。江州五百万,江州,理浔阳,今郡。市米胡麻。荆州五百万。荆州,理南郡,今江陵。郢州三百万,郢州,理江夏,今郡。皆市绢、绵、布、米、大小豆、大麦、胡麻。湘州二百万,湘州,理长沙,今郡。市米、布、蜡。司州二百五十万,司州,理汝南,今义阳郡。西荆河州二百五十万,西荆河州,理历阳,今郡。南兖州二百五十万,南兖州,理广陵,今郡。雍州五百万,雍州,理襄阳,今郡。市绢绵布米。使台传并于所在市易。
  后魏孝文时,秘书丞李彪上表曰:「昔之哲王,莫不殷勤稼穑,故尧汤水旱,人无菜色,盖由备之也。汉家乃设常平,魏氏以兵粮制屯田,军国取济。光武一亩不实,罪及牧守。皆明君恤人若此。今山东饥,京师俭,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籴积于仓,时俭则减私之十二粜之。如此,人必力田以买官绢,又务贮钱以取官粟,年丰则常积,岁凶则直给。」明帝神龟、正光之际,自徐扬内附之后,徐,今彭城郡。扬,今寿春郡。收内兵资,与人和籴,积为边备也。
  北齐河清中,令诸州郡皆别置富人仓。初立之日,准所领中下户口数,得支一年之粮,逐当州谷价贱时,斟量割当年义租充入。齐制,岁每人出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垦租送台,义租纳郡,以备水旱。谷贵,下价粜之,贱则还用所籴之物,依价籴贮。
  后周文帝刱制六官,司仓掌辨九谷之物,以量国用。足,蓄其余,以待凶荒;不足,则止余用。用足,则以粟贷人,春颁秋敛。
  隋文帝开皇三年,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京师置常平监。
  五年,工部尚书长孙平奏:「古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请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振给。」自是诸州储峙委积。
  至十五年,以义仓贮在人闲,多有费损,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损,于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灵、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岛。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
  十六年,又诏,秦、渭、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大唐武德五年,废常平监。八年敕,诸州斗秤,京太府校。
  贞观初,尚书左丞戴冑上言曰:「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蓄,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租米,未实仓廪,随即出给,纔供当年。若遇凶灾,将何振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名为社仓。终于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国用不足,并取社仓,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请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每至秋熟,准其见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立义仓。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太宗曰:「既为百姓,先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有司,议立条制。」户部尚书韩仲良奏:「王公以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制从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振给。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颁新格:「义仓据地取税,实是劳烦,宜令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余各有差。」六年,京东西市置常平仓。高宗、武太后数十年闲,义仓不许杂用,其后公私窘迫,贷义仓支用。自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
  开元二十五年定式:「王公以下,每年户别据所种田,亩别税粟二升,以为义仓。其商贾户若无田及不足者,上上户税五石,上中以下递减各有差。诸出给杂种准粟者,稻谷一斗五升当粟一斗。其折纳糙米者,稻三石折纳糙米一石四斗。
  天宝八年,凡天下诸色米都九千六百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
  和籴一百一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