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比量低次。乞今后更不致守阙库案名目,据见勾当库案人年满即临时依敕拣选有家业人勾当。」诏:「官告院正名自今以十五人、守阙私名人共以二十人为额。今来见在人数权且依旧存留,候将来额内阙人
即得招收。今后勾当库案写官告,并须试验人材书札,方得收留。其权贴番守阙库案、守阙供预书绫纸,更不得置此名目。今后绫纸告身案得替补正名后,更令勾当三年,依天禧四年五月敕减选。候阙正名,即得差有家业守阙勾当。」
六年,诏:「追官或除名,比限敕到日取宣敕告身,令逐处当职官吏注毁,所追夺因依限十日内纳尚书刑部。」从编敕所奏定也。
十二月十六日,诏今后文武升京朝已上告词并抄录一本。
皇佑四年九月八日,诏颁官告条制:自亲(皇)[王]、宰臣至皇侄、皇孙,并依旧制。观文殿、资政大学士,如文明殿学士及端明殿学士、侍讲学士、阁学士、阁直学士、太子宾客、太常卿监、国子祭酒、司天监、初除驸马都尉、四夷授郎将已上蕃官、授正副军主并首领及(花)[化]外刺史身故子孙承袭以银青阶知州,并如三司使制。客省引进、合门副使并如太常博士以上制。内藩方都指挥使以上有带遥郡者用锦褾。五府少尹、通事舍人、两使判官、正畿令、防御、团练使、率府率、副率、诸色京官、检校官至员外郎以上、三司孔目勾神「神」字恐误。、勾覆官、诸司职掌官至诸州别驾、化外授上佐幕职州县官、指挥使至副兵马使、衙前职员等并如升朝官制。内枢密副承(主)[旨]有至将军以上、中书堂后官至太傅以上、虞候加至爵邑者,并用大绫纸、大锦褾、大牙轴。正员京官用小绫纸、小角贴金轴头、红地黄花锦褾、青带「轴头」字上原衍「贴金」二字,应删。。诸色京官、京主簿、诸州长史、司马、中书录事、班行借职及诸军指挥使以下、翰林待诏、书直、书艺、医官,并如京官灵台郎制。内礼直、法直授两省主事及勒留官制别驾者、诸州幕职州县官、检校官至员外郎者、供奉官至指挥使以下、检校至尚书者、翰林待诏等升朝官正官者,并用中绫纸、锦褾,牙轴。指挥使加爵邑,即更用大绫纸、锦褾、牙轴。诸司勒留官,诸州衙前官将,并用小绫纸。应宫掖并公主,并遍地销金斜花凤子罗纸。内命妇,销金罗纸。郡、县主,用金花罗纸「用」字原在「纸」字下,据文意乙正。。国夫人,销金团花窠罗纸。郡夫人、郡君、县太君,及遥刺正郎以上妻,并用五色销金常使罗纸。命妇,玉色素罗纸。其细衔自仆射、尚书、丞郎以下见任者,令兵部、司封并于官预先书押,以备中书取索。应曾降麻授恩者赠官,并用白背绫纸、大牙轴、法锦褾。降麻授官人才薨追赠者,用白背五色绫纸、银钩晕锦红里褾、大牙轴。见任将相正一品及二府追封三代,东宫一品以下,虽常任将相,各依本品追封其曾祖母、祖母。惟中书门下二品、平章事正一品、使相封国大夫人外,余封郡大夫人止,已有国号者依旧追封。应百官为父赠官,以父曾降麻授官,赠官用白背绫纸。及赠至大将军已上,并用大绫纸七张。升朝官,中绫纸。诸寺监丞、大理评事,小绫纸,并
各五张。应封赠文官曾任大卿监、丞郎、给谏;武臣大将军、遥郡阁使以上者,及因子孙追赠官至一品者,并用大绫纸七张,大牙轴、法锦褾。除大学士已上者用十七张外,但用七张、五张为差。从权判尚书都省丁度等所议也。
嘉佑六年正月,诏判官告院自今降敕差人理合入资序,仍给添支钱十千。元丰五年奉行官制,文武官告身属吏部,蕃官属兵部,封赠及内外官命妇等告身属司封,加勋并将校等属司勋。官告院四部告身及人吏随事隶本部逐记,各有告身案。朝廷敕授差除,各随本部书写、给发、进纳告身。七年,并司封、司勋告入案,入吏部预书库收掌,司封、司勋告身即依旧逐部郎官主管。
崇宁四年二月十四日,臣僚言:「吏部所给命妇等告造作灭裂,欲乞尚书吏部专置造官告一局,就差尚书都省门内臣,差架阁库官专一主管。」从之。
六月三十日,诏:「应书写告并隶尚书省制造官告局,候了送本案书印。发放漏泄等条并依旧。」
五年正月三十日,诏罢尚书省制造官告局,依旧令尚书右选主管。所有官告令用绫纸、褾轴等,令所属依新样制造。
大观元年二月二十四日,诏(覆)[复]置官告局。
十一月二十三日,主管官告局许仿言:「本局被受差除录黄,修写进告,多致漏泄。欲乞改制造官告局为尚书省官告院,别择处建置。应今后堂除、敕授差遣,书黄至尚书省,径送本院给告,然后付录黄于吏部,于事为便。」从之。仍隶左、右司。
三年六月,诏尚书省官告院复罢归吏部。
政和三年六月十四日,诏依旧置官告院,仍于吏部置局,差官二员主管。
七月十四日,主管官告院王燮言:「本院(未)[朱]记欲乞下少府监铸造天头原批:「渭清按:『未』当为『朱』。」,以『吏部制造告身案记』八字为文。」从之。
十一月十六日,臣僚言:「诸令文应因子孙得封赠而父祖亡者,所封母、祖母并加『太』字。臣看详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