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24-宋会要辑稿-清-徐松-第2070页

充(水)[永]役。今既立法,须第二等以上人户许充弓手、第三等以上许充散从官以上色役,乃
是以给田募役之名,行揭簿定差之实。既云百姓乐于应募既:原作「云」,据本书食货六五之四九、食货六六之五七改。,何故第四等以下即须要第一等、第三等户委保,一有逃亡,便勒保人承佃充役 乃是知其不可曲为之防。既不能措下户于安业,又不能跻上户于乐生,此七弊么。民间典卖庄土,多是出于婚姻丧葬之急,往往哀求
钱主,探先借钱钱:原无,据本书食货六五之四九、食货六六之五七补。,后方印契后:原无,据本书食货六五之四九、食货六六之五七补。,略遭梗碍,犹必陈辞。今卖之入官,官司艰阻,事节必多,许法虽严,终难杜绝。或已申官欲卖,令、佐未暇亲行相验暇:原作「服」,据本书食货六五之四九、食货六六之五七改。;或已定价买到,未有投名人情愿承佃,未敢支钱,折留多日者。百姓欲罢则不能,欲诉则无路,此八弊么。应募之人,若尽纳贫民,则水旱凶饥,何以禁其流徙徙:原作「徒」,据本书食货六五之四九、食货六六之五七改。;若皆收上户,则支移折变,却当并在何人 此九弊么。朝廷患不理去官赦降原减之法为太重,方诏有司更定,而又立此条。盖议者自度其难,而专欲以力制事,以法驱之。若缘么远召募不行,官吏并科违制,又不以赦降去官原减,则凡历三路郡县之吏,无全人矣,此十弊么。盖有大可惜者三焉:祖宗成法之中,天下共以为利而不可改者,莫大于差役。陛下复之而行方几日,今率然献议,而欲变之,此大可惜者一么。自陛下与百姓休息,人人之心以父母戴陛下矣。何苦而欲扰之 此大可惜者二
么。内帑之所藏,常平之所积,积之甚难甚:原作「其」,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食货六六之五七改。,国家宜留以备仓卒,纾百姓之急。今平居无事,而欲倾竭之,不知何以待非常 此大可惜者三么。乞下臣章与轼之议参考而择之臣章:原作「韦」,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食货六六之五七改补。。」上官均亦陈不可行五说,轼议寻格。
十九日,诏:「诸路州衙前依朝旨,一月限满,已差乡户后,如续有人情愿投充者,亦许逐旋收系,替放差到乡户衙前归农。仍以家力最低小之人先次替放。其乡户衙前,若内有虽未年满、投充长名衙前者,亦听。」从
详定所请么。
二十八日,诏殿中侍御史吕陶往成都府路,与转运司议定役法。先是,陶屡奏疏论差役利害及坊场、坊郭等事,咤陶谒告取容谒:原作「竭」,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改。,故有是命。陶言:「天下郡县所定板籍,随其风俗,或以税钱贯伯,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钱,或以田之受种,立为五等。就其五等而言,颇有不均。盖有以税钱一贯,或以田一顷,或积钱一千贯,或受种一十硕,为第一等,而税钱至于十贯者,(古)[占]田至于十顷,积钱至于万贯,受种至于百硕,亦为第一等。今若于第一等中差耆长今若于第一等:原脱,据本书食货六六之五七及本书食货六五之五○补。,则税钱一贯与十贯者,并须二年一替。是贫者常迫急,富者常侥幸。况郡县官吏,难尽得人。若不预许防禁,则民间虽无今日纳钱之劳,必有昔时偏颇倍费之害。」
五月八日,户部侍郎赵瞻详定役法。
十一日,诏:「诸州、县曹司旧人愿在役,及有人投募,或乡差之人自可充役外,其愿雇人自代者听。」从详定所请么。
十六日,文彦博言:「复旧差役法,议臣之中,少有熟亲民政者,故议论不同。刺史、县令,最为亲民之官民:原作「臣」,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一、食货六六之五八改。,且专委守令差定役人,编成籍,条列自来体例条贯上转运司。如各得允当,即具申奏。仍稍宽期限,使尽利害。其详定役钱法所止据逐路申请详定役钱法所:「钱」字疑衍。,看详定夺。」诏付详定役法所。
二十三日,详定役法所言:「新 罢天下免役钱。缘《元丰令》修弓手营房,给免役剩钱,和雇递马及雇夫,并每年终与转运司分认。三十贯以下修造,及旧系役人陪备脚乘之类,
更有诸州造帐人请受请:原作「情」,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一、食货六六之五八改。,并巡检司、马递铺、曹司代役人应用纸笔,并系支免役钱。今请支见在免役积剩钱在:原无,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一、食货六六之五八补。,候役书成,别行详定。」从之,其免役积剩钱应副不足处,依嘉佑以前 条,条不载者奏。
二十五日,中书舍人苏轼言:「近奏,为论招差衙前利害所见偏执,乞罢详定役法。寻奉圣旨奉:原作「奏」,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一改。:依所乞。今来给事中胡宗愈却封还上件圣旨今:原作「令」,据本书食货六五之五一、食货六六之五八改。。臣议既不同,决难随众签书。乞依前降指挥。」于是御史中丞刘挚言:「详定役法自置局以来,日么未就,而议法之官,颇已屡易。苏轼愿令依旧详定,仍乞催促成就,以时宣布。」其后元佑二年正月十五日,轼上疏:「去年二月六日 下,始行光言,复差役法。时臣弟辙为谏官,乞将见在宽剩役钱雇募役人,以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