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戾则民寿矣
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辨政篇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夫子曰政
在节财鲁君问政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夫子
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
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
乎台榭淫乎苑囿五官伎乐不懈于时一旦而赐人
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
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
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诗不云乎
丧乱蔑资莫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又
曰匪其止共惟王之□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也又
曰乱离瘼矣奚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察此
三者政之所欲岂同乎哉
孔丛子公仪篇穆公问子思曰吾闻龙栏氏子不孝
其行何如对曰臣闻明君之为政尊贤以崇德举善
以劝民则四方之内孰敢不化若夫过行是细人所
识不治其本而问其过臣不知所以也公曰善
对魏王篇信陵君问曰古之善为国者至于无讼其
道何由答曰由乎政善也上下勤德而无私德无不
化俗无不移众之所誉政之所是也众之所毁政之
所非也毁誉是非与政相应所以无讼也
汉书宣帝本纪地节二年五月上始亲政事今群臣
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
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通鉴汉宣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及亲政事励
精为治
魏志文帝本纪黄初五年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
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晋书明帝本纪太宁三年夏四月诏曰大事初定其
命维新其令太宰司徒已下诣都堂□议政道诸所
因革务尽事中
成帝本纪咸康六年秋七月乙卯初依中兴故事朔
望听政于东堂
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十七年五月甲子帝临朝堂
引见公卿已下决疑政录囚徒
孝文帝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
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
暴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寻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
于周洽
大唐新语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始躬亲政事诏曰
有隋御宇政刻刑烦上怀猜阻下无和畅至使朋友
游好庆吊不通卿士联官请问斯绝自今已后宜革
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咸通布告天下使知朕意由
是风俗一变浇漓顿革矣
唐书张元素传元素授景州录事□军太宗即位问
以政对曰自古未有如隋乱者得非君自专法日乱
乎且万乘之尊身决庶务日断十事五不中中者信
善有如不中者何一日万机积其失不亡何待若上
贤右能使百官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隋末盗
起争天下者不十数余皆保城邑以须有道听命是
欲背上怙乱者果鲜特人君不能安之而粗乱也
以陛下圣神迹所以危鉴所以亡日慎一日虽尧舜
何以加帝曰善
长孙无忌传无忌与褚遂良悉心奉国以天下安危
自任故永徽之政有贞观风帝亦宾礼老臣拱己以
听纲纪设张此两人维持之也既二后废立计不合
奸臣阴图帝暗于听受卒以屠覆自是政归武氏几
至亡国
旧唐书文宗本纪开成元年五月乙卯御紫宸殿上
谓宰臣曰为政之道自古所难李石对曰朝廷法令
行则易
北梦琐言唐文宗皇帝谓宰臣曰太宗得魏征采拾
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
虽不敢希及正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
唐宣宗皇帝好儒雅每直殿学士从容未尝不谕前
代兴亡颇留心贡举尝于殿柱上自题曰乡贡进士
李某或宰臣出镇赋诗以赠之词皆清丽凡对宰臣
言政事即终日忘倦洎僖宗皇帝好蹴球斗鸡为乐
自以能于步打谓俳优石野□曰朕若作步打进士
亦合得一状元野□对曰或遇尧舜禹汤作礼部侍
郎陛下不免且落第帝笑而已原其所好优劣即圣
政可知也
东观奏记上临御天下得君人法每宰臣延英奏事
唤上阶后左右前后无一人至u处分坐宸威不可
仰视奏事下三四刻龙颜忽怡然谓宰臣曰可以闲
话矣自是询闾里间事话宫中燕乐无所不至一刻
已来宸威复整肃是将还宫也必有戒励之言每谓
宰臣曰长爱卿负朕挠法后度不得相见度量如此
赵国公令狐每谓人曰十年持政柄每延英奏对
虽严冬盛寒亦汗流浃背
遵尧录真宗自即位既旦御前殿中书枢密院三司
开封尹审刑院及请对官以次奏事至辰后还宫进
食少时复御便殿视事或阅军事讲习武艺多至巳
午间夜则召侍讲学士谘访政事或至中夜还宫
曲洧旧闻宣仁同听政日以内外臣僚所上章疏令
御药院缮写各为一大册用黄绫装背标题姓名置
在哲宗御座左右欲其时时省览或曰此事出于帘
帏独断外廷初不知也予见故族大家子弟往往皆
能言之
老学庵笔记前代夜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