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室是废先圣之训弃中兴之
功下君上臣轻长重幼昔晋太康五年宣庙地陷梁
折八年正月太庙殿陷改作殿筑阶下及泉更营新
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自八年九月造至十年四月
乃成十一月又梁折毁坏以此言之天降灾谴非枯
朽也晋不知过天下分崩王室大乱特望天恩少垂
详察速召宰相以下谋议移中宗入庙何必苦违礼
典以同鲁晋哉诏下礼官议苏献固执前议平子口
辩所称咸有经据苏F为宰相献即F从祖兄平子
竟被贬为康州都城尉
宋朱子全书
  论人伦
叶诚之问人不幸处继母异兄弟不相容当如何曰
从古来自有这样子公看舜如何
小学
  嘉言
横渠先生曰斯干诗言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
矣言兄弟宜相好不要相学犹似也人情大抵患在
施之不见报则辍故恩不能终不要相学己施之而

伊川先生曰今人多不知兄弟之爱且如闾阎小人
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口重于己
之口也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体
重于己之体也至于犬马亦然待父母之犬马必异
乎己之犬马独爱父母之子却轻于己之子甚者至
若仇敌举世皆如此惑之甚矣
又曰人每以相狎为与相昵为爱非恒之道也兄弟
交友之间惟敬可以长久
性理会通
  人伦
问第五伦视其子之疾与兄子之疾不同自谓之私
如何曰不特安寝与不安寝只不起与十起便是私
也父母之爱本是公u着些心做便是私也又问视
己子与兄子有间否曰圣人立法曰兄弟之子犹子
也是欲视之犹子也又问天性自有轻重疑若有间
然曰只为今人以私心看了孔子曰父子之道天性
也此只就孝上说故言父子天性若君臣兄弟宾主
朋友之类亦岂不是天性只为今人小看却不推其
本所由来故尔己之子与兄之子所争几何是同出
于父者也只为兄弟异形故以兄弟为手足人多以
异形故亲己之子异于兄弟之子甚不是也
  又
问事兄尽礼不得兄之欢心奈何曰但当起敬起孝
尽至诚不求伸己可也曰接弟之道如何曰尽友爱
之道而已
周公之于兄舜之于弟皆一类观其用心为何如哉
推此心以待人亦只如此然有差等耳
  又
勉斋黄氏曰五典者天叙之常理人道之大端也析
而言之则君臣夫妇朋友者人之属而天属之亲惟
父子兄弟为然其四肢百体皆一气之所生其入孝
出弟为万善之根本则兄弟之义可不谓重乎
  又
鲁斋许氏曰兄弟同受父母一气所生骨肉之至亲
者也今人不明理义悖逆天性生虽同胞情同吴越
居虽同室迹如路人以至计分毫之利而弃绝至恩
信妻子之言而结为死怨岂知兄弟之义哉
文献通考
  兄弟昭穆庙制
天子宗庙之制见于经传甚明历代诸儒因经传所
载而推明之其说亦甚备然终不能依古制立庙者
其说有二一则太祖之议难决二则昭穆之位太拘
盖诸儒言庙制者莫详明于晦庵之说其大概谓太
祖在北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太祖百世不迁以下六
庙亲尽则毁而递迁昭常为昭穆常为穆y昭则群
昭皆动而穆不移y穆则群穆皆移而昭不动且引
书穆考文王诗率见昭考及左传文之昭也武之穆
也以为证盖文为穆则文之孙及元孙皆穆其子与
曾孙皆昭也武为昭则武之孙及元孙皆昭其子与
曾孙皆穆也既创此六庙之后其新陟王之升y者
昭入于昭穆入于穆截然不可紊此立庙之制也然
愚以为此制也必继世以有天下者皆父死子立而
后可若兄终弟及则其序紊矣姑以晦庵之图考之
其图自武王至于幽王皆定六庙三昭三穆之位然
自懿王之前皆父传之子则其序未尝紊也懿王崩
孝王以共王之弟懿王之叔继懿王而立故晦庵庙
图宣王之世则以穆懿夷为昭共孝厉为穆夫穆王
于世次昭也共王为穆王之子于世次穆也懿王为
穆王孙则继穆而为昭也孝王为共王之弟而以继
共王为穆虽于世次不紊然以弟而据孙之庙矣至
夷王为懿王之子世次当穆而图反居昭厉王为夷
王之子世次当昭而图反居穆则一孝王立而夷厉
之昭穆遂至于易位于是晦庵亦无以处此不过即
其继立先后以为昭穆不能自守其初说矣又况先
王之世三昭三穆为六代则所祀合始于昭王今因
孝王厕其间而其第六世祖昭王虽未当祧而已在
三昭三穆之外则虽名为六庙而所祀止于五世矣
然此所言者昭穆祧迁之紊乱不过一代而已前乎
周者为商商武丁之时所谓六庙者祖丁南庚阳甲
盘庚小辛小乙是也然南庚者祖丁兄子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又皆祖丁子也姑以祖丁为昭言之则南
庚至小乙皆祖丁子属俱当为穆是一昭五穆而武
丁所祀上不及曾祖未当祧而祧者四世矣后乎周
者为唐唐懿宗之时所谓六庙者宪宗穆宗敬宗文
宗武宗宣宗是也然穆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