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有二主自齐桓始也周之三都三庙乃迁国立庙去国载主非二庙二主也我
  太祖肇都南京即周公都洛
  太宗定都北京即武王都镐知武王周公之志未尝不同则知
  太祖
  太宗之心未始异矣
  况
  太祖末年尝有改都之议则知一时定鼎金陵未称贻谋之远迨
  太宗定都燕京内制六合外控诸边形势远过关中固万世帝王之业我
  太祖在天之灵岂不居歆况
  圣子神孙既亲奉祀事于此则
  祖宗神灵自当陟降于此斯固人情亦乃神道古人立主依神立庙依主而子之身又
  祖宗所依今日正当专守于此使
  宗庙社稷专主于此本支百世根本于此祈天永命保民出治罔不于此兹实亿万载无疆之休此臣等所谓不徒定一代宗庙之礼而且以定万世帝王之业者也
  臣等虽愚且贱必知其是确乎不可易矣然仰惟
  圣衷谦虚犹若有所未安者臣等请得而赞之唯
  圣明断焉今日南京
  太庙之议太略有二或谓可弗建者以国无二庙神无二主也或谓当重建者以南京根本重地
  祖庙神灵久依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弗建也者守礼也重建也者以义也虽见有不同知者见之谓之知仁者见之谓之仁愚且贱焉弗敢专也弗敢遂也今伏读
  圣谕所谓既以北京立万世之业当为万世之图使其定传于此庶几
  太祖永歆必不以作庙为歆云者则弗建之议可以的然而决矣
  圣谕所谓南京祗存百官有司不e幸不举时祀
  祖宗唯子孙是依是凭云者则复建之议可以涣然而释矣此所谓众言淆乱折诸圣也
  至曰
  太宗定北都传已
  六宗能为太祖
  太宗守洪业无南北之分又曰一天下作
  二主
  二庙恐弗合礼与义太哉王言一哉王心
  圣学孝道蔑以加矣虽前圣复起不能易矣乃知
  睿思渊识自出寻常万万倍也至谓承天府尚有
  献考庙今弗重建南京
  太庙为丰祀于昵此以
  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百姓不知者耳况事体大异比拟不伦
  圣谕固已折之当矣且南京
  太庙今日之废非出于人而
  祖宗庙享固在于此匪曰疏之实以亲之匪曰薄之实以尊之以善继善述之心为不愆不忘之孝守
  文祖迁都之虑保
  高皇创业之谟则不当复建庙于南京者诚万世不易之定论也况南京皇城宫殿倾圯者多累朝以来不许修饬而近日议臣往往奏欲修理此皆不知
  祖宗深意殊非所以守成法而定民志且北京
  宗庙行将复古定制久注渊衷而南京
  太庙修饬方新遽罹回禄则
  皇天眷德之意
  圣祖启后之灵恐不可不默会于昭昭之表者也
  臣等学不足以洞达天人才不足以弥纶治道然仰奉
  圣谟佥谓兹事可以质鬼神而无疑俟百世而不惑矣但南京原有
  奉先殿在其朝夕香火自当并合供奉如常仍乞
  俯从礼官所请钦制祝文遣官祭告其
  太庙遗址似当仿古坛遗意仍高筑垣墙谨司启闭不致有所践踏致尊严之意则礼成义尽而国是定矣
  宗社幸甚万世幸甚缘系南京
  太庙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嘉靖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
  书翰林院学士臣夏言
  左侍郎臣黄宗明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太傅兼太子太傅武定侯臣郭勋管府事襄城伯臣李全礼
  南宁伯臣毛良
  英国公臣张钥
  会同侯臣孙果
  武安侯臣郑纲
  泰宁侯臣陈琏
  定西侯臣蒋荣
  驸马都尉臣谢诏
  太子太保玉田伯臣蒋荣
  广宁伯臣刘泰
  平江伯臣陈圭
  宁晋伯臣刘文
  中军都督府掌府事成国公臣朱凤
  管府事保定侯臣梁永福
  镇远侯臣顾寰
  东宁伯臣焦栋
  定国公臣徐延德
  阳武侯臣薛翰
  丰城侯臣李熙
  安仁伯臣王桓
  彭城伯臣张钦
  泰和伯臣陈万言
  左军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傅惠安伯臣张伟
  管府事崇信侯臣费
  恭顺侯臣吴世兴
  怀宁侯臣孙瑛
  京山侯臣崔元
  驸马都尉臣邬景和
  长宁伯臣杨太经
  丰润伯臣曹松
  怀柔伯臣施谨
  右军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傅宣城伯臣卫T
  管府事城山伯臣王洪彰武伯臣杨质
  隆平侯臣张玮安乡伯臣张坤
  忻城伯臣赵武
  武靖侯臣赵世爵
  署都督府佥事臣江桓
  前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保遂安伯臣陈□□
  专管府事靖远侯臣王瑾
  成安伯臣郭瓒
  西宁侯臣宋良臣
  灵璧侯臣杨绍宗
  应成伯臣孙钺
  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臣汪f
  左侍郎臣霍韬
  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