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律。自恣已竟。名為解夏。雖然如是。律制猶嚴。准安居揵度云。四月十六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訖。方明解夏已竟。若明相未出。夜分未盡。更當精進。若出界去。及少日課者。仍名破安居。如律所明。不得衣施。各人照舊加工用行。勿得放逸。自恣已竟。念偈同向。
  自恣功德殊勝行(云云)。
  (大眾同音回向已。一齊起座收具。二引磬仍至佛座前站。和尚禮佛三拜。引磬徃韋馱前立。和尚三問訊韋馱已。歸方丈。大眾亦禮佛三拜。及問訊韋馱已。首者云)。
  大眾到方丈頂禮和尚。(尚云)免禮(大眾各散。其授事人收舉眾具已。方回)。

  九難緣略說法

  佛言。若有八難事來。及餘緣起。不得各各三說自恣者。應略自恣。但對首有二略。單白已有三略。若難事可得廣說者。便廣說。若再說。若一說。若可作而不作者。應如法治。

  眾法對首第一略

  (准自恣揵度云。若有難事不違。不得廣說三語者。應作白已。當再說自恣。再說者。文說兩遍也。羯磨者。作如是白)。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再說自恣。白如是。

  第二略

  (佛言。若難事再說亦不得者。應作白已。一說自恣。如是白云)。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一說自恣。白如是。

  單白已有三略

  (佛言。若難事迫近。一說亦不得者。應作白已。各共三語自恣。白云)。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各共三語自恣。白如是。
  此由難事急迫。大眾不得人各對首一說。又開眾僧普向五德人。彼此互跪。准前僧法。一齊同聲三說自恣。此復略其眾法對首。再說。一說。故云單白已有三略也。

  十展轉憶念法

  若界內只有四人者。不得受第五人欲。應展轉對首自恣。時至共集一處。禮佛三拜。先問集單白已。一人禮餘三人一拜。分上中下座。或立。或跪。作如是白。
  三大德憶念。今日眾僧自恣。我比丘(某甲)清淨。(三說彼齊云)善。(答)爾。
  (一拜而起。餘三人次第作白亦如是。若本三人者。應云二大德憶念。若本二人相對者。去其二字。但云大德憶念。餘詞無異)。

  十一一人心念法

  (佛言。若一人獨居者。至自恣日。如前一一辦具已。若無客比丘來者。應具威儀。長跪。合掌。心念口言)。
  今日眾僧自恣。我比丘(某甲)清淨(三說)。
  (獨住比丘。若欲餘行者。應收舉眾具藏著已。待十六日明相出。方去)。

  ○第七德衣授受篇(十法)
  初敷設集僧法

  (比丘三月安居。七月十五日滿。作自恣已。於十六日寅卯時。應懸牌一面。上書今日受迦絺那衣七大字。其受事人。應令年少比丘。或沙彌。掃灑淨處上而正中敷和尚座。左右敷眾僧座。於中設一低桌。取一淨盤并袱。以功德衣放好盤中。取解花散覆。置於低桌上。一一完備已。待受欲者回堂。然後鳴椎。此如誦戒法打鐘一通。大眾聞已。各〔彼〕七衣。手持坐具。肅儀而趨。至作法所。序戒就位而立。其受事人。看內外大眾集已。鳴二引磬。此不執香。上座去四人。或六人。八人。隨後往方丈請和尚。到已左右序立。和尚聞引磬聲。即出臥室至公位前。迎請者。隨具三拜。或一拜已。末後先行。至作法處。就座而立。大眾向上排班。頂禮三拜。各歸本位)。
  和尚云。各人序坐(和尚開示畢。問云)。

  二問答和白法

  僧集否。(答)僧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是中無有未受具戒者 不來諸比丘說欲有否。(持欲者答)有(即起。居中向上一拜。問訊。長跪。合掌白云)。
  大德僧聽。眾多比丘。我受彼欲。彼如法僧事。與欲羯磨。(尚云)善。(答)爾(一拜而起。問訊。歸位)。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受迦絺那衣羯磨。
  和尚云。羯磨者。先作單白。牒事告僧。次白二差人。然後羯磨付衣(作法者起座。向上一拜。或免。即止。歸位白云)。
  大德僧聽。今日眾僧受功德衣。若僧時到。僧忍聽。眾僧和合受功德衣。白如是。

  三差人持衣法

  十誦律云。有五種比丘。不得作持迦絺那衣人。一。無歲。二。破安居。三。後安居。四。滅[打-丁+(實-毌+尸)]。五別住人。若非此五種人。當作是白。
  和尚云。今差(某)大德。為僧守功德衣。
  (守衣比丘。聞上說已。即應起坐。居中向上。展具。頂禮三拜。起具。問訊。然後歸本位坐)。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白如是。
  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