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理妙。不妨令轍。
  問。如文所示。觀據極理。復名聖業。深位可修。在凡無分耶。
  答。觀雖是理。行通凡聖。如小乘人。必先聞空理。故用空觀。歷諸行相。行微觀昧。見理未明。故位在凡。行但屬事。觀明理顯。即證初果。觀方契理。行名聖業。後唯識觀。四位通修。若圓機上達。用觀見理。初後一如。如攝論中十住名聖。自此以後。並名聖業。若鈍士利修。於前願樂。雖觀空有。未見中道。猶在凡位。入見道去。方得稱聖。行名聖業。文召理觀。名為聖業。何妨修奉。自通凡下(上示人竟)。又云。攝論乃示後觀所出也。本釋多譯。作圖示之。
  
  問。如上多譯。今依何本。
  答。梁朝真諦譯本。是今所宗。
  問。何處文明宗梁攝耶。
  答。吾祖所立。圓觀正本。梁攝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等文。又鈔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亦出彼論。若是唐攝。初位名勝解行。彼謂一向隨聞生勝解。故梁攝初位名願樂。亦名信樂。論云。依此境界。隨心信樂。入信樂位。文云願樂。宗梁明矣。若唯識論。五位修證。與此不同。
  問。梁唐兩攝唯識等論。當時並行。祖師何意。唯宗梁攝。
  答。諸祖宗承。各有主意。如天台示觀。乃依中論。然唐攝等論。南山同時翻譯方就。承用者稀。真諦所翻。理圓行妙。深契祖懷。故所承用。
  問。三觀之立。通依兩乘。何得後觀。唯專梁攝。
  答。理觀行相。經但泛明。故諸論師。廣遵眾典。自成一家。示體立行。條流有歸。故今所宗。通則一代大乘。局則梁朝攝論前二觀行。所本之教。於後決異傳中略辨明之。

  第三示立意者

  又二。即通別也。初通意者。吾祖宗。闡毗尼。觀明極理者。深有旨焉。蓋由佛所設教。下至三歸十善。莫不被三乘。修學為成出離之益。況律令比丘衣食四儀。語默動靜。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違則結犯。又戒疏云。為道制戒。本非世福。戒乃事行。非假理慧。何云為道。且為道之言。義該深淺。若據毗尼教限。則曰為求四果故。制增戒學。若究佛懷。為成一實。祖師弘闡。亦本聖心。若不然者。何以逃數寶之訶。得免徒勞之責乎。但以教為機。設機有利鈍。理有偏圓。略分三位。以顯教殊。的詳祖意。唯在不徧性相。圓修唯識。庶使出家五眾。受(納體)隨(持奉)諸行。日用軌儀。一一皆與圓理相應。一家部文。示觀明理。導於受隨。義見諸文。故略引之。故事鈔云。測思明慧。冥會前法。與彼妙法相應。及令發心。唯明上品。且上品心。非理觀而何。又業疏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等。斯並示受者。令以妙觀。融會前法。能所一如。究竟微妙也。又顯隨行云。希思此行(即篇聚小行也)。即是三聚(即大乘圓行也)。又云。今識前緣(此指已受篇聚戒法)。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以一實妙理。為指皈之處)。又通括教源云。意唯拯拔一人指歸為顯一理。斯乃用實相慧受。小戒即大戒。以實相慧持。律行即妙行。智解既明。法無不妙。正如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鬘以毗尼即大乘學。大集謂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斯則皆以戒律為一乘妙行。不由妙解。何由然乎。亦如天台止觀云。用中道慧。遍入諸法。故經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荊溪云。以此中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無非法界等。須知法華涅槃之後。凡有弘闡。判教淺深。絲毫不濫。被機修奉。大小融通。無不圓妙。故知。吾祖弘律。以妙觀為宗。亦由不此。斯是吾輩。用心之處。不可不明。多見講學。不善深究。屈喪祖懷。故略敘引。不覺繁累。次別意者。事鈔及業疏懺六聚篇中。廣明化制行儀。盛羅理事懺法。制唯羯磨。則獨據律文。化兼理事。則通遵經論。復於理懺。具陳三觀。使化制俱遵。理事並運者矣。又事鈔沙彌篇。及業疏受戒篇。廣陳凡聖行法。該列福道兩修。復上於聖道行中。備明三種理觀。意使初心。修奉有從。域心得處。出家學本。義不虗設也。

  第四決異傳

  又二。即總別也。初總決三觀者。
  問。有人云。南山教部。但通律相。那示觀法乎。此說如何。
  答。不然也。如靈芝云。三藏為一人。而設三學。為一人而修。又云。據行則雖通兼濟。在教則各有司存(文)。焉有出家修道。而但專一行。撰集流通。而不明理事乎。但以據進修。而必須相資。在弘通。而用分旁正。諸祖疏鈔莫不皆然。又如四分等諸部律中。明五停四念。一切行相。又涅槃等諸部經中。列五篇七治。一切律事。斯蓋如來說法。被機。理須通示。至於諸祖。約教判文。義有條貫。若律中示定慧等行。判為隨律之經。經明戒律之文。判為隨經之律。如斯攝屬。行有所歸。然今一家。約教釋文。則唯歸律藏。被機修奉。而觀行兼明。苟若各專一隅。何為高達者乎。
  問。輔行云。南山亦云無生懺法。總別三種(如前所列)。乃至云。南山此文。雖則有據。然第一判屬小乘。小乘且無懺重之理。況復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復屬菩薩。及以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