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即中。三性圓修。初後俱妙。是今宗旨。如下更明。
  問。文唯二句。何見三諦圓融。三觀圓修之義耶。
  答。外塵本無。即是真諦。亦即空觀。實唯識有。即是俗諦。亦即假觀。識即是無。空不離假。不即不離。名為中道。是知立觀。唯據三諦圓融。中道妙理。故文結云。此理深妙。豈不然耶。正準攝論(敬儀中引)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真即真諦知無即是空觀)。知唯識有通達俗(俗即俗諦。知識即是假觀)若不達俗。無以通真(上謂通達真時。必先達俗是空)。若不通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上謂通達俗時。必先通真即俗)。前二句。分示觀境。後二句。正顯圓修。吾祖依此論文。建立圓觀。鈔又云。觀事是心者。此句即總三諦。即示妙理也。以由一切境事。即是唯心緣生故空。一切皆假事。既即心空不離假。豈非中道乎。若了此義。則境觀皆如。因根俱妙。在境為中道妙境。在理為中道妙理。在觀為中道妙觀。斯則祖師括約論中圓義。以立圓觀用被圓修。始初發心。終至究竟。妙達意言。無非中道。故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有約他宗但中。釋此中義者。葢不究論文。不達祖意故也)。論中。更有圓義。今略引明。論以金藏土。譬於三性(分別依他真實三性)。天台云。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文)斯則論中。願樂方便位中。三性圓修之義。論又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凡位。二者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已還。並是凡位。十解已上。悉屬聖位(十解即十住也)。此亦論中。初住破惑證聖之文也。論又云。於一切法。實唯有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等。此亦論中圓義也。理中意言。即體內方便。理即妙理。中即中道。意言分別。即初位觀境。便達中道妙理。豈非圓修義乎。歸敬儀中。立圓觀已。假設外人難云。吾聞真俗並觀。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聖等(此指十住名聖。十信已前名凡)。初師自答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乃至不可執文。便乖義實等。若據此文。則十信已前。從初發心。便修圓觀。與後無殊。即同前引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義無別也。如斯略示。則顯疏鈔立觀。並準論中圓義。以被圓修也。近世諸師。不善討論。妄謂文中。外塵識有。及意言等。乃願樂位中。所修觀相。不應通於後位。蓋彼論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識正觀意言。遣伏外塵。至見道位。方達中道。此乃諸師。執文釋義。甚抑祖懷。然不知論中。具有圓別二義。通被利鈍。二備願樂。意言遣塵等文。乃鈍修歷別義也。疏鈔所立。唯據圓文。如前略引。義實昭然。却於歸敬儀中。備明圓別利鈍。修進遲速。悉準於論。如下引明也。文云。此理照心。照用者。理即觀也。理是能照。心之與用。皆所照也。
  問。資持云。若於時中。觀心為要。若善若惡。三理照之。是則三皆照心。何獨初觀耶。
  答。良以機有利鈍。觀照乃殊。雖皆照心。通局有異。二乘機鈍。唯觀妄心。遣我人執。縱有事用。但照此心。令妄不赴。至於果上。設或利他。亦唯照心。住空寂理。故資持云。二乘住寂。故但照心。小菩薩行。機當次利。雖亦照心。不唯專守。利他志廣。事用乃多。常照事用。當相即空。故資持云。菩薩涉事。故云照用。有人云。前空我人妄計之情。故云照心。今空五陰假用和合。故云照用。如斯之義。恐為未然。須知相空。亦空我人妄計之情。豈不見鈔云。知無我人善惡等相。又云。本相是空。唯情妄見等。達者更詳。
  問。後唯識觀。何不云照。
  答。前二根鈍。作心對照。然後方空。後乃利智。深解妙理。遮照絕待。能所圓融。
  何待照耶。若爾資持那云照之。
  答。此且一往總示。三皆云照。至後唯識。雖有照義。智解既妙。非照而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不立照名也。業疏云。對我觀析唯見是塵者。記云。我即法塵。須知法塵有二。一者。落謝五塵。二者。心數法我人妄計。體是意思。即心數法。故屬法塵。或可。塵即是境。對境觀度。境落法塵故也。有人云。我人乃於色陰塵大體質上。橫起執情。今求我人。本無有體。但見色陰。塵大而已。次以法空求色陰塵大及餘四陰。但見名色(彼文)。識者更詳。
  問。觀之與理。何以分異。
  答。克體言之。觀即是理。或分因果。能所之殊。不無其致。在因名視。在果名理。又復觀是能觀。理是所顯。
  問。觀之與行。亦何以分。
  答。觀是極理。體絕言思。行即行心。造修履踐。觀無行而無以顯。行無觀而無以成。解行兼濟。如目足相資也。
  (上示理竟)三者指人。即三乘也。初觀言少乘。通収聲聞緣覺。後二云菩薩。復分大小之別。
  問。小乘菩薩等文中。或似修觀行人。或舉果人。彰理。如何定當。
  答。若據疏鈔懺篇。克體立觀。唯據極理。如云然理大要。以此三理等。故舉三位果人。以彰三理深淺。後位菩薩佛果。乃重示者。一顯非偏。二彰圓極也。若沙彌篇(疏見受戒)。約行示觀。故小乘菩薩。即修觀之人。如云一者小乘人行等。豈不然耶。記釋懺篇云。持舉深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