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定。如疏簡辨。且依轉想。皆具五句。今先以具缺初次二緣。收於境想五句。次以境想後四通收。缺想缺境。及單雙直互等疑。庶使枝文易知指掌。
  且依殺戒。餘戒例此。正出小漫。克心大漫。亦隨決明。
  
  
  上圖中。境想二五疑句。二就本境起。五從異境生。據是直疑。若唯依文。詮相不了。是故疏家。更分直互。歷境顯異。乃有多句。缺想亦爾。餘義見前答文。諸句之下。結罪輕重。並在記中。更不細出。

  析然夢庵持犯四難

  持犯一門。義趣幽隱。非積學洞微。誠難通解。一日忽得夢庵之文。題曰持犯四難。謂雙單難辨。止作難明。句法難定。事法難顯。初得之寶。而藏之。近與同儔議論持犯。因究彼文但得破他一端。全非祖意。且持犯之難。傳來乃久。自古義學之家。知難釋難者。斯人解矣。而夢庵乃知持犯之難。猶為達者。而於釋難。義理偏僻。似無可取。今將疏鈔明文。對析彼語。使雙單止作顯然。曲直是非昭矣。庶幾後銳。不墜於邪坑。俾同舟善知於誠教耳。嘉定癸酉春滄洲出。

  終南家業卷下(本)
  終南家業卷下(末)

  四難云。雙單難辨者。
  析云。久聞師意。唯以制中有開法。聽中有制法。如離衣造房等。方具二持犯。如斯立義。特捨通而執局。唯屈祖而罔時。今乃先錄祖文。然後。立義釋疑。戒疏云。止持對制門。可學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鉢體量也。言可學法者。制必須作。如三羯磨等。又問云。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豈非合亂。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則是作犯。今順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鉢。法須具有。故制畜之。豈非作也。望無犯故。名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乃至云具二持犯。其致在茲(近有同輩。指上一節之文。是明心用持犯。以下若據教行等文。方明教行。此無稽之論。不足可道)。行宗云。為欲顯示雙持犯義。發揮云。雙持犯義。理在茲矣(此二記文。並是釋上同答等文之末)。疏又云。若據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無犯。何者是耶。且如三衣。教遣備具(夢庵謂。此中明三衣等者。乃是預出離衣戒持護離失之義。今有隨流之者。猶以為是。豈為識達耶)。不敢違悔。名為止持。如教策修。順行不犯。名為作持。違此二持。便成兩犯。又云。言可學者。並制修學。事謂衣鉢等。法謂教行等。並托事法。進用修成。而無違犯。名為作持。不敢違越。又是止持。又云。前對惡法。無由可作。名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違越。名為止持。鈔中制止門中云。如衣鉢體量等。制作門中云。法謂教行也。教謂律藏。行謂對治。事唯可學。衣鉢體量等是(云云)。觀上祖文。豈宜偏局。須知但是制作聽作。善事善法。造境策修。或有違順。具二持犯。制作事者。且如三衣。比丘道具。制必須作。其於臨事營理。當須觀量。財體染淨。色量如非。依佛誠教而作。即是作持。不敢違教。即是止持。違越而作。即是作犯。不順教故。便成止犯。若一向不作。但有止犯。難成雙義。制作法者。且如說恣結受等。欲行羯磨。應須評量。人法事處。如非審定。綱骨緣兆是否。撿而行之。作持成矣。望無違教。止持成矣。不撿冐為。成於作犯。懈惰違教。成於止犯。止作兩犯。名異體一。二持亦然。並就一事。相番乃成。祖意如此。且非臆說。制作事法。如上可悉。不作斯論。盡成虗偽。聽中事法。疏鈔具彰。恐有惑者。更為明之。如疏止持對聽門。則以房長淨法等出相。作持對聽門。復以房長淨法等出相。豈非但是聽作善事善法。皆具雙持。故發揮云。順制聽兩教中。制作聽作邊。說有二持。反此無聖教制作聽作者。並是單持。行宗云。是則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餘羯磨。依鉢等事。並見廣律。文舉三衣。其相甚顯。此等誠言。與夫疏鈔。恰然相同。只緣祖師。文義坦然。致此二記用與無改。何故特異反成破斥。巧事一時之唇吻。搆裝千古之謬辭。翳昧後昆。誰之過耶。彼之徒以為正說。此宗義士尚有隨流。稍逢如上所錄。祖師明文。如何消遣。問。如斯立義。亦所未安。戒疏明云。無聖教聽。並是單作。豈不然耶。答。子迷此語。故成質礙。今為通之。自然明曉。言無聖教聽者。聽即是許。有聖教許作者。莫非善事法乎。並是雙持。無聖教許作者。無過惡事法矣。盡屬單持。今文云無聖教聽。乃是婬盜殺生等。不許作者之謂也。反顯衣鉢羯磨等。有教聽作者。皆具双也。疏云。可同殺盜。有教開作。名作持耶。會上諸文。疑自釋矣(已上示通義。此下問答。及析彼義中。用別義也)。
  問。若依通論。則制聽二教。事法皆然。祖師何獨。明二十六戒。具双持耶。
  答。此據戒本。有開制羯磨法者。故就法上。歷顯四行。唯二十六。有法可歷。彰於雙義。餘並單論。戒疏隨篇精揀。數極於此。不可妄通。故得行宗云。此據戒本。具雙持犯者。餘並單。持豈不然耶。其於戒疏總義。通論持犯。則舉衣鉢。及諸羯磨者。豈非雙持犯。不局戒本耶。隨篇且據有法總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