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多在定心。緣四諦境。分見真理。名為和合。即煖頂忍世第一也。初果已去。證真諦理。號真實僧。
  鈔又云。二就位。無學人德圓。故戒行勝。三果(謂三位果人也)企求未息。戒行為劣。內凡外凡。相望漸弱。記問云。二門並明人法。如何取別。答。前是約位顯法。後即就位細分(□□□下示犯)。
  鈔又云。初約位分。無學悞犯故輕。三果故犯為重。三果無漏力強。雖犯亦輕(兩云三果。即指初二三三位也。犯之言通合遮性。如記可見。對凡是重。故云亦輕)。內凡道劣故重。乃至外凡相比可知。記云。初門為三。初學無學相望。無學見思已盡。故無故犯。事習未忘。故容有悞。三果殘思未盡。容有故心(上二俱犯遮戒)。初二兩果。欲惑未盡。故心犯性。但不造他。復不結業。不受總報。與凡為異(須斯二尼。怨逼受樂。如受戒引)。次約聖凡相望。聖人見理。業不集故。內凡未證。惑全在故。三約內外相望。乃至者。合云內凡分見真理。定慧力強故輕。外凡未緣諦理。事行道劣故重。上約四位相望。總而為言。無學最劣。五停最優。中間互通。準前可解。文中且舉行位。故至外凡。更通薄地。極為優矣(此門〔卜〕科。今且略引凡聖行位。以顯優劣)。

  不學無知對學不學人有開有結

  鈔又云。不學無知者其相微隱初且敘結。然後例開。言其犯相者。謂受戒已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妄。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律中諸戒之後。皆有境想句法根本枝條並開)。若由來不學事法無知。觸便違犯者。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

  學不學人各有三品并詳示不學無知開結之異

  資持問云。何名為學。答。凡學有二。一教二行。教以照□。行以踐教。非但尋文即名為學。故疏云。佛立教相。□為奉行。若但讀誦。非本意也。如戒名眾學。豈得讀又耶。又若徒行。復不名學。縱令持奉。猶不免過。疏云。若於二持。雖不違負。望非明決。不名為福。故知學者。止是稱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為學。至如顏淵好學不遷怒。不二過。楊雄談學。行之為上。言之為次。在儒尚然。況超世拔俗之教。而專以文字為學耶。今時學律。解無所曉。行不可觀。放情造過。殊無慚耻。輙謂我是學人。免無知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又復矜持。吾縱犯過。業亦非重。猶如鐵鉢。入水能浮。此又不聞。淨心誡觀云。知而故違。重不知者。今欲曉不句法。必須準律分相。但取下壇已來。期心持戒。專依師範。咨稟法訓。兢兢守護。不敢妄違。則名為學。此分三種。一者久學。解行成立。如文所敘。二者初學。雖學未通。如漸頓說(上二依三學次第學)。三者未學。謂勤求道果。期後習律。如毀毗尼。不犯所開(此開不次第學)。如上三人。一向不結不學無知。次明不學。亦分三種。一者始下壇場。或亦混流俗。或越學餘宗。或禮誦等業。忽慢戒律。都無知者。如文所序。二者雖復學習。不專持奉。目矚耳聽。心背行違。知而故犯。末世多然。準上疏文。不名為學。三者先曾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廢。還為不學。此等三科。一切事法。隨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結二罪。如此格量。粗分途徑矣。問。下開句法。為是學人。為不學人。答。此科正論不學無知。結犯分齊。學人一向無罪。何用句法揀之。古來章記。例以學不學人。相參而說。傳迷來久。見此好為一悟。

  二九句法略示總義

  資持又云。此二九句。即能所體狀。相對而論。所體有二。即事與法。事法之下各帶犯相。能體有三。一識。二疑。三不識。以此三心。歷事歷犯。各有三心。交絡互織。則成九句(法中亦爾)。即上事犯。心容迷倒。復為九句。此之二九。披括心境。用歷一切塵沙事法。撿察心行。無不通達。事法無量。二九遍該。楷模一定。故云方軌。

  復示事法及犯名義

  資持又云。止作二門。一切事法。隨一事法。必兼於犯。且如婬戒。犯不淨。共畜生等。即是事也。波羅夷者。即名犯也。乃至眾學齊整着內衣。是事應當學。即犯。此就總論。若約別說。一婬戒中。自造怨逼。方便輕重。境想差別。種種別相。皆名為事。法亦如之。是知事法乃有無窮。犯則不出六聚。

  不學無知事開犯結

  資持準疏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彼則具明犯結。又云。由不識事。境非可學(事開)。不妨於犯。是可學故(犯結)。有斯明據。復何所疑。問。一等是迷。何有開結不同。答。事是現對造修。心想容生遺忘。犯是冥緣教相。有迷還是無知。縱令先已學通。還制後心惰怠。細詳聖意。諒不徒然。

  遮性二戒二難否

  若是性戒。一向不開。豈得殺他誑他。而自活命。唯婬一戒。開與境合。三時無染。以不損境。餘則唯制。文云。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若論遮戒。有開不開。道力既成。至死不毀。如草繫海板等例。記云。上根不開。非教不開。但上根之士法。輕生護遮。同性故也。
  諸文持犯門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