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旁。問。二師並云。依宗立體。何以不同。答。二並據論。所見有殊。前談心造。正取分通。後明色造。欲存小教。問。鈔疏前後。並取初師。今出次解為取不取。答。初師深窮業本。於理為長。次解曲順宗途。在教為當。今家從理。多用初師。欲辨教宗。仍通後解。問。一念相續。如何分異。答。瞥爾眼見。名一念色。重緣籌慮名相續色。一念屬前眼根。相續屬後意根。故云意識所得(聲香味觸亦然)。即知意根。通緣五塵。通歸法入也。問。有犯則體羸。四捨則戒失。那云無惱壞耶。答。缺行故羸。本得無損。教權故失。業性不亡。此即成宗通深之意。問。無色天為有(色否。)答。小教但說大種麤色。彼天既無。故云無色。大教既談識種細色。不妨彼有定果之色。餘如別說。

  次依實法假宗出作無作體

  (初標章敘起下分六位。正辨作無作之體)。
  疏云。二依實法宗中分別二戒者。計非四分所通。然律中明五陰五相遠近內外。亦有兼故。又重出也。俱是佛教。機執不同。五百身因無非正說。今為六位。亦有兼者。記云。以淺不通深。深得兼淺。所以假宗亦談實法。受戒犍度。佛為五比丘。廣說五陰。乃至一切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等。俱是佛教者。記云。方便之教。理非一定。機執雖異。佛意常融。故此明之。不妨兩是五百身因者。如涅槃說。五百比丘。問。舍利弗。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汝等各正解脫。自應識之何緣問耶。有比丘言。我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復有言無明行識。乃至五欲即是身因。如是各各自說己所解已。共往佛所。舍利弗白佛。如是諸比丘。誰為正說。誰不正說。佛言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
  疏云。初有為無為分別者(色心等法皆名有為)。二戒俱有為。非三無為也(三無為如前說)。由假緣成。得彼業體。四相所為。有失壞也(四相即生住異滅。或可。即指能造四大)。
  二就有為三聚分別(彼宗亦立三聚。但無作收色聚。與成實異)二戒俱是色聚所收。以身口七業。皆色損益。若以心為業者。心念殺盜。亦應犯故。其實不爾。但以小機力劣。不約心論。且就身口。發無作體。還防身口。麤見業非。故涅槃云。從於身口。獲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又心論云。無作假色。牟尼所說等。記云。問。前引涅槃。雖無形色。以證非色。何以相違。答。經收眾計。前後不定。但執則俱非。了則皆是。不足疑也。問。心論假色。從何得名。答。即如下云。如法入中。無作假色。此謂對前五塵實礙之色。故名假耳。問。天台菩薩戒疏。出戒體云。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與此何殊。答。彼明直性隨緣變起全性成色。對真名假。名濫體別。不可混同。問。假色與下細色何別。答。若比心論。則名體俱別。若對戒疏。則名別體同。由心所造。善惡業種。微細難知故名細色。
  三就色聚三色分別。此十一色。義束為三。如身色等。為眼所屬。名可見有對。如五根四塵。名不可見有對。如法入中。無作假色。是不可見無對(六塵五根名十一色。色塵一種見對兩具。五根四塵九色無形。故不可見。根塵相偶。故云有對。法塵中色見對俱無)今此二戒三色所收(身作戒初。色收口作戒。次色收身口無作。後色所收)身口色聲。二法業性。俱作戒體。非餘八色(謂作戒體。乃屬色聲。非五根及香味觸之八也)。二無作者(身口無作)。同用第三。無對為體。故心伽二論云。身作可見有對。口作不可見有對。身口無作。俱不可見無對。所以名無對者。有對有三。如五塵五根。障礙有對。二五根七心。境界有對。三能緣心。所緣有對。出過此三故曰無對也(障礙約十色體質各局。境界約根識取境不濫。緣對取心識。緣慮籌度。欲顯無作假色之體。一非障礙實質。二無取境功能。三非緣慮籌度。但為戒體假色。微隱難知。所以此三表而出之。廣義如別。茲略引示)。
  四就色聲本報方便分別。身口作戒。以方便色聲為體。就前身作是方便。而非報者。故心論云。身動身方便故。由報色鼓動方便。方便感二戒也(本報即四大。方便即四大動用。此但簡二作。若無作色。如下自見也)。問。如何分別。答。亦一異也。鼓動報身成方便色如屈伸跪拜。何有異也。又解。不一有三別。任運酬因是報義。長矩高下是方便。報色唯無記。方便通三性。報由往業生。方便由現起。如水波喻濕動之相。可以明也。問。方便以報為體。現色是無記。何得說記業。答。色無善惡。從方便緣。故說善惡。若爾。經云何言。善惡二心起時。則善惡二色相現者。心論又云。以清淨心。動身口色。答。從緣兩現。不妨彼報。體是無記。由心善惡。方便轉現。如刀照面。長廣不同。像轉縱緣。而本面不改。體雖無記。不無相善。順上文也。言口作戒。唯是方便。以聲非報法故也。二種無作。非報非方便者。以從作戒起故。作戒既非報是方便。明知無作非二色。故涅槃云。非異色因。謂非報也。以報是方便色因。方便非報。故說為異。言不作異色因果者。謂非方便色也。以方便是報色之果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