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治擯。實通諸篇。然對死屍。須約四重。即律序云。譬如有死屍。大海不容受。為疾風所漂。棄之於岸上。諸作惡行者。猶如彼死屍。眾所不容受。以是當持戒。合第四者。謂止作持犯。隨緣興制。詮相浩博。喻若波濤。然篇聚重輕。犯緣具缺。定犯不犯。纖毫不差。眾別行相。施造有儀。如非成敗。無容濫託。如潮有信。法喻彌彰。律云。海有八奇特法。一一切眾流。皆往投之。二常不失潮限。三五大河皆投於海。而失本名。四五大河。及天雨。盡歸於海。無有增減。五海水盡醎。同為一味。六不受死屍。七多出珍寶。八大形者所居。此中略舉。未必全同。

  示戒法優劣

  又鈔(中一)云。由立此門。知戒是勝緣。入道之要。便能護持。無矢於相也。記云。前後六門。並單論別脫。此兼道定。還欲對顯別脫功勝。欲釋此門。先須略知。道定名相。初別脫對境彰名。定道從心為目。與定慧二心同時。故並言共。亦名為俱。其定戒者。成論離禪定為二戒。色無色別故。多宗合為一。俱不動業故。道戒或名道俱。道共無漏等異。此辨名也。二別定並有漏。道共唯無漏。別脫欲界業。定共上二界業。道共非三界業。此論體也。三別定通凡聖。道共唯局聖。此位分也。四別脫假緣受。定道隨心發。此明因也。五別脫但隨身。要期盡形故。定道名隨心。生死不絕故。此示功也。略知如此。餘如後解。
  鈔引婆論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現故勝。禪無漏戒。一切時有。二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寬故言勝。餘二局情。狹故不如。三有漏木叉。從慈心發故勝。能為佛道作因。四木叉戒者。被及七眾。紹續三乘。三寶三道。住持功彊。餘二無能故劣。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餘禪戒者。外道亦有。記云。多論五種。初時。二境。三心。四功。五人。如次釋之。初時希常者。以木叉。須佛出世。制方有故。餘二縱非佛出。亦有得定證道之者。故常有也。猶如世物。希少則貴。常者不如故。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餘二但止性惡。故境通局也。三約□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論云。禪無漏戒。不以慈心得。謂從智得。此專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四明功有二。一攝生廣。被七眾故。二住持勝。紹續等故。五約人中。外道無無漏戒。故但舉禪戒耳。以彼亦得色無色定故。
  鈔又引善見云。具足木叉者。諸光諸山諸學(即三學也)之中。日光須彌學中。木叉最以為勝。若非佛出。則無有人。竪此法。

  ○論重受(記云此章所明。意令行者審己所受。更求增勝故也)
  有宗不立重受

  又云。六重受者。依薩婆多宗。戒不重發。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羅漢心中下品戒。記云。文列三種。並異四分。言不重發者。三戒永定。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十。本俗仍下(本俗即前五條乃俗人所受戒)。餘五方勝。中心受十。上心受大亦爾。彼云。木叉戒者。無有重得。若微品心。受得五戒。後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無增勝。於後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計一受即定。既不重發。更受不增。故不立也(五八十例亦不立。八戒當日不可重)。不重犯者。此據初篇同種為言。依本定者。本謂壇場初受也。婆沙論中。年少苾蒭。得上品戒。以能起上品心受故。羅漢苾蒭。得下品戒。以先發下品心受。後不增勝故。問。羅漢既發定共道俱。豈得不增戒。必不增者。那得聖道。如是思之。鈔又云。若爾。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對隨行。不論受體。亦可作戒在一念。隨心一品定。無作無非盡形故。隨行有增微。
  (體既肥羸。理有增減。與上常定。義實相違。故以為難)。

  空宗許重受

  故成論云。有人言。波羅提木叉有重發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儀。隨得道處。更得律儀。而本得不失。勝者受名。其七善者。謂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禪戒。定戒。道共戒也。記云。重發出彼第九七善律儀品。具云。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儀。即日受優婆塞戒。是第二律儀。即日出家作沙彌。是第三律儀。即日受具足。是第四律儀。即日得禪定。是第五律儀。即日得無色定。是第六律儀。即日得無漏。是第七律儀(上云無漏。且據初果。下復統收二三四果。故云隨得道處)。本得不失者。從前體增。為後體故。勝者受名。從後彰名。前名沒故。問。重發重受。如何分別。答。重發據多戒。重受約一戒。若爾。論明重發。那見重受。答。由體重發。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體發故。
  又薩婆多師資傳云。重受增為上品。本夏不失(記云。此即多宗。餘師之義。雖違己宗。乃順今部。故特引之)。又引僧傳(即梁高僧傳。乃惠皈撰。今引求那跋摩傳。鈔中文略。令依壇經引之)云。元嘉十一年。有僧伽跋摩(此云眾鎧)。時號三藏法師。與前三藏(即求那也)同至楊都。為諸僧尼等。於南林寺壇。重受具戒。于時祇桓寺(祇桓即此土楊都寺名也)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從重受。有慧義法師。稟性剛烈。不耐誼黷。謂三藏曰。大法東流。傳道非一。先賢勝哲。共有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