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要提示之語

  又云(次番前云)我已作白。僧皆隨喜。今作羯磨。動彼戒法。莫令心沉舉。當用心承仰(次番前云)。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令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當起欣心。忽縱怠意。(三番前云)已作二羯磨法。僧並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並舉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時。當法界功德。入汝身心。餘一羯磨在汝當發身。總虗空界。心緣救攝三有眾生。并欲護持。三世佛法。記云。以前白告情。令眾知委。此正量處。舉發前法。初則皷令動轉。次則舉集在空。後則注入身心。領納究竟。三法次第各有所主。由心業力。不思議故。隨所施為。無非成遂。三番羯磨。並先策進受者。白告眾僧。然後秉唱。尋文可見。
  (問。文云注入者。前既開導。圓發妙解。色心諸法。即性本具。究竟一相。清淨湛然。若有一法。從外入者。不為圓妙。今之云入。甚乖圓旨。答。無始迷背。認為外物。今日開解。頓悟唯心。法本自如。悟故言入。故祖師曰。開示不由外來悟入。誠因內起者。是也。問。初則動轉。次則舉集。其相如何。答。既了諸法。唯我一念。一念動而萬法動。一念集而萬法集。但初猶運心作念。故云動轉。次漸明照凝寂。故云舉集。三則能所泯亡。微妙融會。故云注入。動集即性。事理一如。皆不思議故也)。
  諸文心境門第三

  諸文戒法門第四
  四科之前敘意總列

  事鈔(中一)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忍不論。直筆舒之。略分四別。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三者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亘通篇聚。
  資相(中一)云。何以不但釋相。而總論四戒者。答。戒是一也。軌凡從聖名法。總攝歸心名體。三業造修名行。賢而可別名相。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相。當知相者。即是法相。復是體相。又是行相。無別相也。若昧餘三。直示釋相。既無由序。不知所來。徒自尋條。終難究本。故戒體中云。人並受戒。少有明識。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聖意昭顯。學者宜知。
  又(上一上)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己名體。今謂不然。法之為義。貫攝始終。安有受己不得名法。須知下三。從初得號。是故一一皆得稱戒。或可並以法字貫之。方顯體及行相。非餘泛善。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攝修始終。無缺剩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問。法之與體同異如何。答。業疏云。體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則法為能依。體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离-禸+月]。即法是所納之戒體。據此不可云異。問。行相何異。答。三業分之。
  齊緣(三下)云。問。即法是體。法體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為法。體是無情。若加期誓。要緣領納。依心成業。此法有功。乃名為體。是故言法未必是體。言體其必是法。如藥丸喻。藥味各別。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丸體也。九非他物。即藥成丸。雖異而同。雖同而別。如是知之。依體起用。即隨行也。

  戒法體相

  資持(中四上持犯篇)云。問。事法是何。答。欲識事法。且對釋相。即是戒本。一切諸戒。若通今鈔。即是三卷三行。一切制法。若通祖教。即是一宗。大小部文。所詮行相。若通所宗。即是本律。始終止作之法。若通諸部。即五百十八。五部二部。大毗尼藏。若通佛制。則二千八萬。乃至無量。若通諸境。則三世十方。數等塵沙。量同法界。若望佛佛道同。三乘齊奉。前聖後賢。相承不絕。即是戒法。

  示戒法功力

  (記云。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之)。
  事鈔(上一)云。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言戒法通被也。凡即人天內外兩凡。聖即三乘聖位)。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雖通凡修。終是權攝。據本制意。出離為要)。要令受者。信知有此。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言已成者。謂此戒法。即三乘聖人。已修成之法。我雖在凡。法是聖法。因中果號也。既是聖法。豈容易而得。故云但令等。屬令建志高遠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廁僧徒。建志要期。高捿累外者。必豫長養此心。使隨人成就(戒法無礙任機優劣)。乃可秉聖法在懷。習聖行居體。故得名為隨法之行也(此顯法體行相不可相離故也)。

  又列示諸義

  (中一鈔云。就初法者。受緣已明。今略標舉。顯知由徑。且分七門。一聖道本基。二戒有大用。三略知名趣。四具緣不同。五優劣有異。六重受通塞。七震嶺受緣。時代不同。第一與前原教中敘教宗同。第三亦與原教翻名略同。第四亦與原教出家意同。同者不錄。異者略引。又上七科並明戒法功力軌成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