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8-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宋-允堪-第3页

此信境應収十信由具信故方入後位。
  【科】其三賢十聖無垢妙覺四十二地空宗真理唯可知聞影像麤相。
  三賢華嚴明十住十行十迴向為賢十地為聖無垢妙覺者若合下四十二位則無垢屬等覺以此位斷十一品無明鄰真際極故若望斷盡無明則名妙覺方無垢矣四十二者即住行向地等妙二覺共成四十二若加十信即成五十二位諦觀法師束為七科謂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為二初凡二聖就凡又二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亦名為賢約聖亦二十地等覺為因妙覺為果今既說賢位已上故揀去十信成四十二位又前云起於大乘清淨信心則又可包十信矣此収僧佛二寶也空宗真理屬法寶又是四十二位所證理故唯可下以凡夫未能親證但可知聞麤相又影像者喻未見其真。
  【科】下地凡夫力所未及亦未能行。
  下地者對聖賢上地故言下也馬鳴造遺教論亦召凡夫為下地也。
  【科】今唯使汝淨除業鏡客塵[目*壹]等見汝身中少分佛性。
  業鏡鏡喻心也業収惑業又智論說天帝以大寶鏡照四州人善惡亦名業鏡又下文云大業之樹光明如鏡眾生造業於彼悉現客塵者古師云分別煩惱麤動如客微細難辨如塵此俱喻煩惱障也故楞嚴云以不住者名為客義以搖動者名為塵義[目*壹]爾雅云幽[目*壹]昧冥也又陰風也詩[目*壹][目*壹]其陰注云如常陰[目*壹][目*壹]然今取陰暗之象也少分者言未得全見也涅槃云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後夜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又佛性品云譬如醉人欲涉遠道朦朧見道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見耶又況下位者乎。
  【科】汝可飲服般若甘露洗蕩蓋纏漸顯淨心心若清淨令眾生界淨眾生既淨則佛土淨。
  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為智慧今存梵名者謂祕密與多含此無順古生善故不翻弉師立五義般若可翻而存梵者為生善故大論云般若尊重智慧輕薄不可以輕代重也此智最勝故喻甘露甘露者一名天酒張華注神異記云天酒甘露也蓋纏五蓋十纏也心若下淨名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或假佛力見淨者小遠涅槃疏云其土常淨物本見穢由前心不善故佛轉之今始見淨名為變土理實變心以此證知皆由心淨故佛土淨。
  【科】始除煩惱令戒清淨戒既完具定復清淨以戒定淨令智慧淨智既淨已顯自身源。
  顯自身源者身或可作心由上對治惑滅智淨則知此身具如來性起信問曰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能得淨是故勸今始除煩惱修戒定慧乃可顯自心源。
  【科】有此義故名為淨心。
  【科】已下諸篇治過雖別同名淨心。
  【科】誡者令汝識知對治初門先除麤染根本惡業知病知藥守心慎口勵己修道離過患故名誡。
  麤染根本者即誡財色等下文云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等又從五停篇下皆是隨病設藥亦誡之義也勵己下明身業勵勉也。
  【科】觀者察義觀察此誡與佛法相應不相應及障道過患名字句偈審諦思量如實解心得誡本意。
  觀察下謂觀此誡文更推求佛意若相應者可用不相應者則止猶十誦墨印義也此勸觀能治之法及障道過患者此勸觀所治之病也以觀病用藥方曰相應句偈者即下隨篇長行之後復出重頌是也宜以名字収長行句偈収重頌若通而論之句偈即名字也如實解心依此如實解了淨心名得誡觀本意。
  【科】又能隨順止觀二門此二法者定始慧初生長一切禪支道品故名觀。
  止觀者止屬定觀屬慧止靜觀明也又在因謂之止觀在果謂之定慧今望生下禪支道品則俱為因矣一切禪支者即根本曰禪勝妙支林功德也初禪有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是也道品即三十七道品由此是入道淺深品類故云道品又支林道品悉從定慧而生定慧又從戒而起雖舉定慧義攝於戒。
  【科】法者即此誡文首軸次第慇懃曉示欲使禁斷煩惱止諸惡業加行勝進住不退心故名為法。
  煩惱屬心惡業總身口則三業通誡名法加行下謂加功用行勝進無退者由此誡觀之法也若約位収小則煖頂忍世第一屬加行位前二有退後二無退又屬內凡大則住行向為內凡也解名既冠諸篇約位無遺大小。
  【科】下諸篇中皆有此淨心誡觀法五義當須知之。
  【科】誡觀序宗法第二
  二釋序宗篇淨心之目既冠於諸篇入道之源要先除於麤咎故立此位以次前篇言序者敘也爾雅云舒業順敘緒也郭璞云四者又為端緒宗者要也本也言敘陳入道之端緒要斷財色為其宗本耳。
  【科】夫欲修道於三業中先斷財色二種。
  修道即三乘聖道三業即身口意業財色以是麤染根本故。
  【科】若不貪財即無諂諍若不貪色即無熱惱經曰背捨離欲順菩提分當修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愛制伏垢惱令心清淨以斷財色成無漏善根薰本識中成無貪種子漸盡惑染入賢聖位。
  貪劉熈曰貪探也探入他分故即無即或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