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賢首五教斷證三覺揀濫圖
 清 續法集

  

  賢首五教斷證三覺揀濫圖

    清浙水慈雲沙門續法集
    門人嚴指較
  東傳三藏。迨唐始足。列祖判教。賢首方周。良由典誥既多。知見自廣。約義判教。備所未備。是以後後勝於前前。賢首二十餘部。清涼五十餘部。圭山十餘部。皆詳教觀斷證。況五教斷證。原出經論。前尚未來。後盡流至。人未之察。反曰無斷無證。豈不屈抑佛祖也歟。(續法)痛心。遂準賢宗諸大部中。錄出斷證。排圖貫線。庶使學者。於一家判釋。明如指掌。無纖疑滯。果能從小發心。至圓妙覺。於中一一解行無謬。畢得斷執障於蓮華藏剎。證法界於毗盧性海。漸歷頓超。又何難哉。此亦略示其梗槩耳。若欲委明。宣閱教儀諸書 三覺 三五位別。一覺性同。但能悟知。頓圓妙覺。
  本覺位。五教俱不覺。圓覺位。小則羅漢辟支佛位。後四俱妙覺。始覺位。從發心極於等覺。此中復有三位。一。名字覺位。小發心至停心。始等俱十信。二。相似覺位。小別相至世第一。後四俱三賢四加。三。隨分覺位。小初果至三果。始等俱十地等覺。其間高下階降不等。亦隨當教斷證以釋。故此三覺五位。能判教相之權實也。

  一乘不共教無盡妙覺根本佛性無障礙法界

  

  ○圓教(此教斷證。如拆錦花。如鎔金獅)

  (初住至妙。品數準終。但此三地。超頓妙覺。便有六十二品)。

  〔本〕

  不覺(謂不覺法界性也)

  〔名字〕

  發心(謂發普賢廣大行願心也)  初信(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與小初果。始初地。終初住頓七信齊)  七信(除法執分別俱生現。與小四果。始七地。終七住。頓初住齊)  九信(伏二執分別俱生麤種。與始妙覺。終二行。頓七住齊)  十信(伏二執分別俱生細種。與終十行。頓十住齊上皆明圓伏中伏斷。下方圓斷也)

  〔相似〕

  初住(除二執分別俱生麤種。與終初向。頓初行齊)  十住(除二執分別俱生細種。與終十向。頓十行齊)  初行(圓斷二執分別俱生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與終初地。頓初向齊)  初向(圓斷二執習氣十一分。與終等覺。頓初地齊)  十向(圓斷習氣二十分與頓十地齊)  四加(圓斷十向習盡。進斷初地習氣)

  〔隨分〕

  初地(圓斷習氣二十一分。與頓等覺齊)  二地(圓斷習氣二十二分。與頓妙覺齊)  三地(圓斷習氣二十三分。頓教不知名目)  等覺(圓斷習氣三十一分。進斷佛地習氣一分)

  〔圓〕

  妙覺(圓斷二執無盡現種習盡。在無障礙法界土。成無障礙法界佛。坐普融無盡師子座。說緣起法界法令偏教三乘并上上根凡夫外道轉偏成圖也)

  ○頓教(此教斷證。如狂迷歇。如睡夢覺)

  (本品準前。此中三地。亦超終妙。增成五十二品)。

  〔本〕

  不覺(謂不覺真如性也)

  〔名字〕

  發心(謂發內證聖智心也)  初信(伏二執分別俱生現。與小加行。始第一。終十信齊)  七信(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與小初果。始初地。終初住齊)
  (上皆頓伏。向下皆頓斷中明伏斷也)。

  〔相似〕

  初住(除法執分別俱生現。與小四果。始七地。終七住齊)  七住(伏二執分別俱麤種。與始妙覺。終二行齊)  十住(伏二執分別俱生細種。與與終十行齊)  初行(除二執分別俱生麤種。與終初向齊)  十行(除二執分別俱生細種。與終十向齊)  初向(頓斷二執分別俱生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與終初地盡)  十向(頓斷二執習氣十分。與終十地齊)  四加(斷前十向習盡。進伏初地習氣)

  〔隨分〕

  初地(頓斷斷習氣十一分。與終等覺齊)  二地(頓斷習氣十二分。與終妙覺齊三地已去。終教不知名目)  等覺(頓斷習氣二十一分。進斷佛地習氣一分)

  〔圓〕

  妙覺(頓斷二執現種習盡。在法性土。成法性佛。坐虗空座。說一乘真性法。令漸教三乘并上根凡夫外道。轉漸成頓也)

  ○終教(此教斷證。如器成金。如水即水)

  (謂初住至妙。每有四十二品。勝始教可知)。

  〔本〕

  不覺(謂不覺如來藏性也)

  〔名字〕

  發心(謂發慈悲深直心也)  初信(即略伏二障)  七信(伏二障分別俱生麤現。與小總相。始十向齊)  十信(伏二障分別俱生細現。與小加行。始第一齊)

  〔相似〕

  初住(除煩惱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