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分善以辨迴心初據未入者謂其一闡提位相似修行作普敬認惡法會彼闡提令入一乘其法具如問答中辨。
  【科】一或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
  以小乘不知有大故孔目云若約聲聞自不退位已後不迴。
  【科】二或一切二乘皆迴心以悉有佛性力為內薰因故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猶未盡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無不迴心向大菩提也此約終教說。
  一切俱迴以如來藏是一切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乃至六道眾生等體又云佛性者亦法喻並說佛性者是一切凡聖因一切凡聖皆從佛性而得生長喻說者如乳是酪因一切酪皆因於乳而得生長是故下孔目云若約終教一切俱迴。
  【科】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內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為因無因而生不應理故。
  孔目云辨成就不成就者若約成就有二義一相中辨成就義二約理體辨成就初相成就者依顯揚聖教論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應作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盡定若處無餘依涅槃界難云既本識等滅後生心以何為因等。
  【科】答彼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麤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
  故說有滅者梁攝論云四德圓時本識都盡今言滅者楞伽經云唯心相滅非心體滅解云心相即空故無所滅是名為滅順小乘者以聲聞自不退位已後不迴今大乘順彼說入滅後不復起也。
  【科】今約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熏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賴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
  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生滅即無明也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良由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成阿梨耶今此二乘未斷無明未證真如何因得滅阿賴耶識既無斷證所得非真同彼化城權令止息聖言無失四因即上正釋中佛性大悲無明涅槃故得生心迴向也。
  【科】問如生心迴向時分齊云何。
  孔目云仍迴心分齊多種不等或有從闡提入聲聞者從聲聞迴向緣覺及初教者或有聲聞迴向直進及終教者或有迴心向頓教及一乘者如是之義准之可解。
  【科】答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遲者逕劫乃起楞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解云此文但總相說。
  引楞伽由根不等者迴心法對彼五乘機性上下不同迴心亦別故楞伽下總證。
  【科】若差別說者隨其利鈍各別逕時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槃經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逕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之心解云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滅心心法如入滅定復逕八萬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發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受二生已即入涅槃經六萬劫即能發心若於一身得第三果不還欲界即入涅槃經四萬劫能得發心若於一身得阿羅漢即現入滅定經二萬劫即能發心若獨覺利經一萬劫便能發心此五人發心之時即入十信菩薩位方名發阿耨菩提心又有義前五人從凡得小果入涅槃後起迴心修十信行信滿心已堪入十住初發心住已來隨根利鈍各經彼劫未必一向在涅槃中經爾許劫也如直往人既經一萬劫修行滿足堪能發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經一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多別也上來明遲者。
  引涅槃二初正釋涅槃說根有利鈍智有先後須陀洹極遲經八萬劫起滅盡定受佛教化即能發心得證初果乃至獨覺人經十千劫已發菩提心證得彼果最鈍極遲者經爾許劫根疾不定此上五人發心即入大乘成十信位又有下二別義由前五人在涅槃中定經爾許劫今從過去往劫已來從闡提位入聲聞乘直至迴心入十住方經彼劫涅槃迴心二義不同也。
  【科】若極疾者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聞得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此上並約終教說。
  餘國者即天台四土中方便有餘土也但法華唯以佛乘而得滅度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餘國得聞是經者則知不必定經爾許劫也。
  【科】三或一切二乘亦迴亦不迴謂決定種性者趣寂不迴不定種性者並迴向大如瑜伽聲聞決擇中說此約始教引二乘說。
  聲聞有四種一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應化決定者約彼長時趣寂滅故增上慢人以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顛倒退菩提心者即如身子二萬佛所已曾教化今還令汝等憶念本願所行道故應化者如富樓那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又阿難方便為侍者羅睺羅蜜行皆應化聲聞也約決定揀非餘三不定者遇熏而未至自位故。
  【科】四或非迴非不迴以離相故如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