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斷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云何斷約罪性空故本淨故謂此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也。
  【科】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應知之。
  煩惱即真如者若始教諸業即空不可分別若終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
  【科】第二明寄惑顯位者謂聖教說略有一十八門。
  寄惑顯位即孔目約位顯煩惱以諸教具明麤細惑品略列十八廣如使行稠林說。
  【科】一寄二障以顯二位謂分惑智二障以顯此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以法無我未淨故人無我亦不清淨又云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今唯滅法我執又仁王經云習種性已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
  若實教中斷惑必性相雙明今以地前比智除惑障地上證智除智障則知寄顯非實斷也所引經論證成信位前得世間心三賢得出世間心地上得出出世心仁王習種性三賢位得人無我性種性地上得法無我故。
  【科】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煩惱第三僧祇斷心煩惱。
  寄皮等者孔目云俱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寄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僧祇斷肉等其義例同。
  【科】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完出心除心等。
  言三十三僧祇者地前方便自有三僧祇十地有三十僧祇論云於地地各三僧祇謂入住出論釋云謂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等。
  【科】四以二障麤細寄顯三位如地持云二障三處通謂地前地上及佛地。
  地持以煩惱所知麤細寄三位斷二障麤惑地前起正障地上故於入地時斷二障細惑七地已還起正障八地已上故入八地時斷二障極細惑佛地已還起正障佛地入佛地時斷寄顯三位。
  【科】五以染心麤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
  合部金光明經諸凡夫人未能拔除於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至故何者為三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即末那緣阿賴耶故三根本心即第八識心以六七八識寄於三位以顯三身。
  【科】有人解云伏道此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識本心故勝拔道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識。
  伏道斷地前第六識分別一切事心故法斷道地上證迷理惑斷諸煩惱故勝拔道除微細惑盡故。
  【科】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顯化身智障清淨能顯法身。
  彼經即前金光明經云是法身者煩惱清淨故能現應身者業障清淨故能現化身者智障清淨故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等與章不同。
  【科】七以迷三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俱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起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
  言三無性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彼經亦即金光明經清涼釋云謂依徧計所執性立相無自性性由彼體相畢竟非有猶如空花繩上蛇故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始妄執自然性故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今迷此三無性故起諸煩惱不至三身反此能至也解云下破徧計性故依他有二一淨分同圓成二染分同徧計能滅染分依他故顯出圓成實性故。
  【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
  此有二義者謂正使習氣地前地上二義不同故。
  【科】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為四一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執我寄以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虗空定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
  二障正使地前四位等何者徵一謂下別釋四障等清涼云梁攝論佛性論皆云地前修四種行謂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修般若十行修三昧行十迴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又為除四類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銅銀金四報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前九門約終教者就多分說。
  【科】又翻前四障所得四行即為佛子四義翻初障成信樂大乘種子為因即如父也二般若為緣即如母也三顯虗空定離小乘執令法身堅固如胎也四大悲益生如乳母具四緣故得從地前生在初地以上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