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
 新羅 表員集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一(五科入)

    皇龍寺釋 表員集

  ○七處九會義

  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問答分別。
  第一釋名者。七九數名。(帶數釋也)處者居也。謂止居之處。會者遇也。又大計也。(佳苑云四方郡國錄一代之事總而計之。名曰會也。)今案無盡法界大眾。集會無邊法界處中。故名會也。
  第二出體者。法藏師云。若小乘者。色等四塵并能造四大實色為體。若三乘中。初教者。凡小地前。俱以賴耶識為體。地上二義報主亦同賴耶為體。若二智所現。即以唯識智為體。若依終教。但以如來藏真如為體。若一乘以無盡法界通三世間人法理事等諸法為體。(案今正以後也前小三乘等案為眼自出後門中略也)。
  第三問答分別。
  問云何七處。何者九會耶。
  答人中三。天上四(是七處也)第二第七第八。重會普光明殿。為九會。(晉經八會欠第七重會准也)然將欲料簡此義。略作三門。一辨教義事相。二長科本分。三辨生起次第。初中二義。先總後別。總者。
  問此經何處說耶。
  答蓮華染淨圓融處說。(此義後當別出)。
  問何時說耶。
  答佛初成道。第二七日說。謂即此時中。攝一切九世十世故。是故一時說即一切時說。(此義亦當後別出)。
  問此經是誰說耶。
  答是十佛盧舍那說。謂此佛即攝一切佛故。是故。一說即一切說也。(此義亦當後出之)。
  問為何機說耶。
  答為普賢等海會諸菩薩說。以此一海會眾即攝一切海會眾故。是故為一海會眾說即為一切海會眾說。(如下文云云)。
  問此經依何定耶。
  答謂依海印三昧。以此海印三昧即攝一切三昧故。是故。依一三昧即是依一切三昧。(如下文云云)。
  問此經說何法耶。
  答謂說華嚴無盡法門海。以此華嚴一一皆攝一切法門故。說一法即說一切。(如下文云云此義下當別述也)。
  問說幾許經耶。
  答有二種。一此界說。二十方說。此界之中即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上二本。隱在龍宮不出。)下本。有十萬偈三十八品。舊(常說如此也。更後說〔三〕十八品。又云三十九品也。准之)又眼普眼經。以須彌山聚筆四大海水墨。書一品修多羅。猶不能窮盡。如是等品。後過塵數。此亦但是大菩薩等。陀羅尼力之所受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以此界所說為總。必攝十方所說為眷屬故。是故一部即攝一切部。即攝一切部。今此所有。即是十萬偈中。唯有四萬五千偈。(晉經三萬六千偈)三十九品八十卷。(晉經三十四品六十卷亦是五十卷)流傳於此。
  (上來七問答辨其總竟)。
  自下明其別說。第一會。佛在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摩竭提國菩提場中。與海會菩薩眾俱。普賢菩薩。承佛神力。入一切諸佛毗盧舍那如來藏身三昧。(晉經如來淨藏三昧)說華藏依果威光正因也。合六品一十一卷。世主妙嚴品第一。(五卷從第一至第五晉經世間淨眼品。)明其序分。(次明正宗)如來現相品第二。(一卷第六)普賢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已上兩品共一卷第七)華藏世界品第五。(三卷從第八至第十)毗盧遮那品第六。(一卷第十一晉經此上五品。分名盧舍那佛品。)此五品中。初四品。明毗盧舍那依果。最後一品。明佛往因。即大威光童子也。第二會。佛在普光明殿。與海會菩薩眾俱。文殊師利。承佛神力。說如來三業及信位法門。於中六品。(四卷)佛名號品第七。四聖諦品第八。(已上二品〔於〕一卷第十二。)明覺品第九。菩薩問明品第十。(已上二品共一卷第十三)淨行品第十一。賢首品第十二(已上二品共二卷第十四第十五。)此六品中。初三品。明佛三業。(身語意如次准之)後三品辨信行法。(解行德如次准之又釋初行。次願。後德。)第三會。佛在忉利天宮妙勝殿上。與海會菩薩眾俱。法慧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說十住等法門。於中。合六品。昇須彌頂品第十三。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十住品第十五。(已上三品。共一卷。第十六。)梵行品第十六。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已上二品。共一卷。第十七)明法品第十八。(一卷第十八)此六品。初二品。是當會序。(嚴處集眾)後四品中。初三品。明自分。(解行德如次准之)後一是其勝進。趣後方便也。第四會。佛在夜摩天宮寶莊嚴殿。與海會菩薩眾俱。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晉經菩薩善伏三昧)說十行法門。於中合四品。(三卷)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夜摩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十行品第二十一。(已上三品共二卷第十九第二十)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一卷第二十一)此四品中。初二品序。(同前會)後二品是當會正宗。(初一品正位。後一品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