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切種智。不似諸教地上別作對治。
  十明所付法藏流通別。如來出現品中說。佛子。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者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此經法門。不入一切餘眾生手。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因此寶故。顯示輪王。此寶不入餘眾生手。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不同權教付囑三乘聲聞菩薩所共流通。又三乘之教。多付囑諸聖及未生佛家諸凡夫。此經付囑最上大心凡夫唯求如來不思議乘生佛家者。何故三乘之教。多付囑諸聖者。令使流通。及付囑未生佛家諸凡夫等。為三乘之法未出情塵。明法未真易信解故。且令凡聖共讚。令教流行善根不斷。不似此十信之終剎那即佛。以此義故。三乘之教。且漸引生。未出情塵。三僧祇劫方得作佛。順情之教。根易信故。凡聖共讚。皆得流通。不同華嚴十方諸佛根本智法。及差別智大慈大悲。法出情塵教深難信。要待入證十住之位。生在佛家。為佛真子。方是流通。但有聖說。無入證者。不名流通。但有凡夫說教無入證者。亦不名流通。為自法不明。疑情猶在。不破自他暗故。未能決定知佛意故。以此義故。付囑大心凡夫入證者。

  ○第四明成佛同別

  夫智身廖廓。總萬象以成軀。萬象無形。與智身而齊體。違真相隔。得本形同。只為乖本相殊。致使化儀各別。略作十門成道差別。使童蒙起信。發解除疑。識本離權。情希勝德。十門者。
  一成佛身別。此毗盧遮那佛身如經所說。有九十七種相及無盡相身。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
  二成佛時別。權教中。佛生之後。逾城出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以之為時。如毗盧遮那佛。即不如是。又云。如來安立化相。為度三乘眾生。應見如是出家成佛。如華嚴經中實法界海。即不如是。法華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此即是迴彼三乘人。就實而論。此毗盧遮那佛。依本法界。成大菩提。還依本法界。無有時分。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此為實說。又頂著華冠。本非出家。都無八相之事。若有人能知如來不出不沒不成不壞。即知如來常住在世常轉法輪。即是毗盧遮那出興於世。又從兜率天下降神入母胎轉法輪入涅槃。不出一剎那際。彼天猶未下。母胎猶未出。此已入涅槃。一切法事總畢。
  三菩提樹別。三乘之中。見佛道樹是木樹。高下稱人間。如一乘中如來成道。所居之樹。即寶樹高顯殊特。
  四所坐座別。三乘中。化身成道。棄榮貴。藉草蓐。此一乘中。本身成道。坐寶蓮華師子之座。妙寶嚴飾。具眾莊嚴。
  五大眾別。毗盧遮那佛所。有大眾圍繞。皆是普賢文殊等。及有新發意者。皆是志求佛果法界之眾。皆智圓多劫一際。無前後時之眾。
  六示相別。如權教中。即以兜率天受生。降神入胎八相成道等。或於摩醯首羅天。坐華王之寶座。或以三千大千之國土。以為報境。如是施設。分量限劑。皆引眾生之化儀。漸令心廣。未為究竟實相。如此華嚴法界妙。門約分十佛剎塵蓮華藏剎海。參映重重。明無盡佛國。互相徹入。一一佛剎。皆滿十方。十佛剎塵國土。皆無限礙。身土相稱。都無此彼往來之相。如此盧舍那相海。纖塵匪隔於十方。毛孔詎虧於剎海。三乘示相。螢光不可以比日月之照。琉璃難以類摩尼之淨。此乃非由佛爾。只為器劣故然。
  七轉法輪別。化佛轉三乘法輪。毗盧遮那轉一乘法輪。三乘教說。說龍女剎那成佛是化。返成謗教。不順佛心。元佛本意。令龍女剎那成佛。為本法。法自無時。證盡時處。即為實法。返云是化。此是苦哉。當復奈何。不期甘露返成毒藥。翻將寶玉喚作泥塵。以實為虗。將虗為實。請後達士莫踵前賢。深可久思具閑佛意。依宗傳教。福利人天。使得金玉煥然各不沉沒。是故。化佛說三乘。即龍女剎那成佛。雪山肥膩草喻。若牛食者純得醍醐等。皆為分有。未具全示。一一具足因果報相之門。唯此華嚴具足。是故今言轉法輪別。
  八轉法輪處別。權教中。化佛轉法輪。或言鹿園。或言給獨孤園等。皆有處所上下往來。此經即十處十會。及一切塵中。佛國佛身。重重重重重重無盡無盡無盡。常轉法輪。不去不來。不出不沒。皆云。不離菩提場。而昇一切處。
  九大會莊嚴別。說此經時。天上人中。十會十處一時普集。十方聖眾。大心眾生。又十會之眾。各從十方來。隨所來方。皆云有十佛剎微塵眾。而來集會。位位地地。以次十百千增多。為明無盡。又一一會眾皆徧法界。重重重重。參光影像。纖塵之內。亦眾會重重。一一塵中眾會。皆與法界虗空等。如是眾會。皆為諸佛菩薩。性徧一切處。身土眾會。皆徧一切處故。不似三乘中化佛眾會。皆有處所限量分劑往來。為眾生根小。非佛故然。
  十所授法門別。如權教中。或從小乘。修四諦觀。於中苦集二諦。以為世諦。滅道二諦。以為真諦。觀彼苦集。真實是苦。深生厭離。趣求寂滅。故苦集本無。識滅智亡。以空為證。且令苦盡。然後方為說大乘法。令使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