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但為往爾所世界得了知故發菩提心。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發菩提心。所謂欲了知妙世界即是麤世界。麤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狹世界即是廣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穢世界即是淨世界。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體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無體性。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第二舉速疾步剎喻中。初舉廣喻。次菩薩初發下辨過超勝。何以故云徵釋彰前不及。次為了知十方。辨此過前。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阿僧祇世界成壞劫數。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此諸劫數無有能得知其邊際。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劫數。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阿僧祇世界成壞劫數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成壞劫數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劫盡無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知長劫與短劫平等。短劫與長劫平等。一劫與無數劫平等。無數劫與一劫平等。有佛劫與無佛劫平等。無佛劫與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說佛。不可說佛劫中有一佛。有量劫與無量劫平等。無量劫與有量劫平等。有盡劫與無盡劫平等。無盡劫與有盡劫平等。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不可說劫平等。一切劫入非劫。非劫入一切劫。欲於一念中盡知前際後際及現在一切世界成壞劫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初發心大誓莊嚴了知一切劫神通智。
  第三舉知劫成壞喻。初舉廣大。次此十方下對辨超勝。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解。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眾生諸解差別。如是亦盡阿僧祇劫。次第展轉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眾生種種差別解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欲知一切差別解無邊故。一眾生解無數眾生解平等故。欲得不可說差別解方便智光明故。欲悉知眾生海各各差別解盡無餘故。欲悉知過現未來善不善種種無量解故。欲悉知相似解不相似解故。欲悉知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欲得如來解力故。欲悉知有上解無上解有餘解無餘解等解不等解差別故。欲悉知有依解無依解共解不共解有邊解無邊解差別解無差別解善解不善解世間解出世間解差別故。欲於一切妙解大解無量解正位解中得如來解脫無障礙智故。欲以無量方便悉知十方一切眾生界一一眾生淨解染解廣解略解細解麤解盡無餘故。欲悉知深密解方便解分別解自然解隨因所起解隨緣所起解一切解網悉無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第四舉善知勝解喻。言勝解者。謂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今略云解即唯識別境解也。初舉廣喻。次此十方眾生下辨超過。次何以故下徵釋。初反釋。次為盡知下順釋。此為盡知等為總。次所謂欲知下有八句。總約相以辨。次欲悉知下有五句。一一別明超過之相。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一切眾生諸根差別。念念如是經阿僧祇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念念所知諸根差別。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世界所有眾生諸根差別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眾生根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中一切眾生根種種差別。廣說乃至欲盡知一切諸根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五舉善知諸根喻。初舉廣喻。次此十方下。辨超過。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欲樂。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次第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十方眾生所有欲樂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欲樂。廣說乃至欲盡知一切欲樂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六舉善知樂欲喻。樂欲者謂於所樂欲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即勝解智所攝。初舉廣。次此十方眾生下。辨超過。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方便。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十方眾生種種方便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方便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