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熟。變異而熟。善惡因果之總相以所感故。約法生在佛家。是生處具足。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第二十慧下有四段。明士用果。言士用者謂若法因彼勢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無漏定生。四中一慧為揀擇。二力謂修習。三善巧謂智。四道品謂助修。悉以三業而得成就。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鉢舍那力。思惟力。
第三力者謂修習即具道因緣。皆言力者。此十各有資道之能故。一因力即惟性等。
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
第四善巧。謂智。皆約流轉以明。以是觀還滅之智故。
云何得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空無相無願。
第五道品為助修。上四皆士用果。
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捨。
第六滿菩薩行。此下二種明離繫果。言離繫者謂由慧盡。言慧者擇也盡滅也。謂此擇滅離繫所顯。故將擇滅釋離繫果。謂六度治諸蔽故。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第七具足十力。謂修習之力。當士用果。由此力故方得離繫。
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
第八十王敬護。是增上果。言增上者謂除前已生有為之法。餘有為法謂之增。今十王敬護即有力增上。由已具德令彼護故。
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第九與一切眾生為依下二段。明等流果。言等流者謂以自因平等流類故。
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第十為第一下超勝尊貴。略釋其相。謂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儔故。無等等者望儔皆是無等者故。所以廣舉者欲顯行之勝故。
上來問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第二答中分二。初歎問成益。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第二佛子下正酬其問。初標因成德。後指事顯因。初善用其心乃標因。次句獲勝妙德下顯所成德。初為總句。次於諸佛法下九句別顯。如次配上十段之德。
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佛子。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技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技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捨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昇樓閣 當願眾生 昇正法樓 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 當願眾生 一切能捨 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 當願眾生 捨眾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第二佛子云何下指事顯因。酬其徵因。初徵一句總。次佛子下別顯。後總結成益。次別顯中總有一百四十一願。一百者表十信圓融。一一具十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諸位所有惑障由此能淨。所有勝行由此能行。故有一百四十一願。分為十段。初菩薩在家下十一願。明在家時願。
捨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 當願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 當願眾生 得不退法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願眾生 勤修善根 捨諸罪軛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