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真如不生滅  無有方所無能見  大饒益者行如是  出過三世不可量  法界非界非非界  非是有量非無量  大功德者行亦然  非量無量無身故  如鳥飛行億千歲  前後虗空等無別  眾劫演說如來行  已說未說不可量  金翅在空觀大海  闢水搏取龍男女  十力能拔善根人  令出有海除眾惑  譬如日月遊虗空  照臨一切不分別  世尊周行於法界  教化眾生無動念
  第二偈頌有五。前三頌真如。後二頌無礙。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
  第七出現菩提。圓行之果故。對緣造修。必有成正覺故。文中三。謂徵起釋相總結。徵言正覺。略顯五門。一釋名。晉名菩提。存其梵語。此翻為覺。正揀二乘。成異菩薩。又單言菩提。但是所覺之道。今云成者。即理智契合之名。二明體性。攝論云。二智二斷為菩提體。智論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若依此經。通一切法。如文具之。三辨種類。或說唯一。如智契合。無二相故。淨名云。夫如者不二不異故。故開為二。大品明有性淨菩提。及修成故。亦名性淨。方便淨也。或分為三。約三乘故。如十地論。或開為四。涅槃云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乃上上智觀得佛菩提。又四智菩提亦是四義。或說為五。如大品智論說發心等。或具明十。如離世間品。唯十為圓。此是所辨。若業用所現。則無所不收。四明業用。文有十門。而體用參顯。各隨別義立目。今統收之。謂緣二諦。斷二障。證二空。起二智。印群機。現萬象。具十身。徧十方。周於微塵毛端等處。通因及果業用無邊。具如下文。五者辨相。即當釋文。略辨十門。一總明體相。二印現萬機。三體相甚深。四三輪平等。五因果交徹。六體離虧盈。七相無增減。八用該動寂。九周法界。十普徧諸心。當門別釋。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成正覺。於一切義無所觀察。於法平等無所疑惑。無二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遠離二邊住於中道。出過一切文字言說。
  今且以初為總。餘九為別。別雖九門而釋十義。初釋第一。二釋第十。謂舉初該後。三從第二次第解釋。第十一門釋八九二義。至文當知。釋文顯然不應異解。今初總明具有十門。皆含體相用三。一寂照為菩提體。故云於一切義者真俗境也。觀極於無觀。故淨名云。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如海無心而能頓鑒。非無所了故。晉經云解一切義。解即是觀。觀即無觀。既觀念斯寂。無惑習種。無觀是體。照斷為用。合之為相。二等同萬法。為菩提體。謂智與理冥。同一圓覺。故云於法平等而不失照。決斷分明云無疑惑。既無所疑即所知永寂。三一成一切成。不見生佛有異。故云無二。以知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故。亦是能所不二。淨名云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四總指前三體相。眾生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五即心行處滅。湛然不遷。亦是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六雖覺而常定。不住定故。七有二義。一橫遍十方。廣無量故。二體無生滅絕分量故。八亦二義。一豎。念念成無際畔故。二一得永常無後際故。心無初相。冥符於理。無前際故。九離邊契中。謂若染淨縛脫有無一異等斯邊皆離。不徧住著。故云離邊。非見有邊。邊即中故。無邊無中。方住中道。十總顯離言。上九寄言顯深。未盡菩提之奧。故收歸性離。令亡言契之。
  知一切眾生心念所行根性欲樂煩惱染習。舉要言之。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樂欲而無所現。是故說名諸佛菩提。
  第二知一切眾生下印現萬機。即海印三昧。文中三。初法。一念知三世。名一切智。次喻。即舉海印。以喻菩提無心頓現。三合。言無所現者。有三義。一無現故如海。二所現空故如像。三無別體故如水。與像不可分異。自體顯現故名為覺。起信論云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斯即無思顯照。同體之境為菩提相用。故上文云於一切義無所觀察。
  佛子。諸佛菩提一切文字所不能宣。一切音聲所不能及。一切言語所不能說。但隨所應方便開示。
  三性相甚深。性離言故。理圓言徧故。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時得一切眾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得一切剎量等身。得一切三世量等身。得一切佛量等身。得一切語言量等身。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虗空界量等身。得無礙界量等身。得一切願量等身。得一切行量等身。得寂滅涅槃界量等身。
  第四三輪平等。釋上於法平等。等諸法故。意輪等故。何所疑哉。文中二。先別舉身等。後類結顯多。今初。有十三身。前六等事。次三等理。次一等事理。事事無礙。後三等因果。略舉十三。故結云無量。皆言量者。是所等之分量。皆言等者。即能等之三輪。等有二義。一等彼事理之量。二等彼事理之體。所以等者。彼諸理事即我所證。能所冥合。彼尚即我。等之何難。是以聖人空洞無象。物無非我。會萬物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