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徧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者是大善決定。謂隨順作利益他行故。即普覆名大。謂由前因善則不住生死。由此大善則大悲不住涅槃。六為一切下是不怯弱決定。上入智地不怯弱故。六相圓融。類前可知。
  上六決定以顯地體。
  下徵列地相。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智地。
  次列地相中文有四節。初寄問徵起。次佛子下舉數顯同。三何等下徵數列名。四佛子此菩薩下結名顯勝。且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
  二舉數顯同。以生成住持故三世同說。同說之言文在地相。義兼地體。以三世同說者地體六決定也。
  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燄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
  三列地名中為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成十勝行。說於十地。疏引論文廣釋其義。今略取十障者。一凡夫我相障。二邪行障。三闇鈍障。四解法慢障。五身淨慢障。六微細煩惱障。七細相習障。八無相有加行障。九不能善利益眾生障。十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唯識論說一一障中各有二愚。除障斷愚。證十真如。至下別釋。今依本論略釋地名。論云一成就無上自利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名歡喜地。由前三位修習。今得初成。聖位新得故生歡喜也。二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故。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三隨聞思修等照法顯現故為明地。謂得四地慧光明相故名明地。唯識此經皆名發光。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此約後位得名。四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燄地。燄乃慧燄。即根本智火。能燒前地聞持不忘。恃以成慢之煩惱薪故。五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難勝。謂真俗無違極難勝故。既能出世又能隨俗。巧達五明能度偏滯。實為難勝。六般若波羅蜜行有間大智現前故名現前地。謂妙達緣生引無分別名般若行。親如目覩名曰現前。七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此有三義。一善修無相到無相邊。二功用至極。三望前超過故。八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此有三義。一捨三界行生。受變易果。故云報行。依此起行任運而成故功用不動。二得無生忍。無相妙慧。則有相不動。三此二無間故煩惱不動。九得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得無礙慧。尚未稱善。徧說徧益。方名為善。十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此有二義。一得大法身如雲。能說法如雨。自在用故。二諸佛大法雲雨。悉能受故。
  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四結名顯勝。
  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
  釋文第三舉十方同說彰地要勝。為欲令物生渴仰故。文中二。初云不見不說。反顯十方報化皆說。
  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所證智。
  二徵釋所由也。徵云佛國不同。化儀亦異。如何十地要皆說耶。釋意云此最勝故。謂萬法皆如。體如成聖。離斯證智。皆是隨宜。故為要勝。已上本分竟第六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下請分。中三。初說已默住。二是時下三家五請。三爾時金剛藏觀察下許說分齊。所以默者將欲說之必固默之。欲令大眾渴仰請說故。所以俟請者略有二義。一增諸菩薩尊敬法故。二前舉地歎勝為增樂欲。令此請中生解勝故。云何生解。謂由請故得說默之由。顯地體甚深離於言念。令眾先解。後聞說分不隨聲取。離謬解故。即復由此故有第三示說分齊。今初。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
  此初說已默住。第二請中三家請殊。即分三段。謂初解脫月請。二大眾請。三如來請。所以要三家者。眾首顯揚。當機渴仰。化主加勸。事方周故。又佛請者。即名為加。謂眾雖已請。要假主佛威光方堪說故。亦名為教。如來教說顯剛藏說傳佛教故。又前二家請顯此地法因人修故。後一家請顯此地法佛所證故。三請三止文有六段。止請相乘。且為五段。一怪默騰疑請。二法深難受止。三歎眾堪聞請。四不堪有損止。雖有堪者。亦有不堪故。五雙歎人法請。謂不堪聞者以法深故。亦得佛護固應為說。於是剛藏理窮更無違請。
  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
  就初請中分二。初明大眾覩默生疑。二解脫月下騰疑為請。今初。言何因何緣者疑怪之辭。為因說者不能說耶。為緣聽者不堪聞耶。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二騰疑為請。初敘請因領眾疑念。
  何故淨覺人  念智功德具  說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釋  一切咸決定  勇猛無怯弱  何故說地名  而不為開演  諸地妙義趣  此眾皆欲聞  其心無怯弱  願為分別說  眾會悉清淨  離懈怠嚴潔  能堅固不動  具功德智慧  相視咸恭敬  一切悉專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