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爾時精進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差別  無有能知者  唯佛與佛知  智慧究竟故  如金與金色  其性無差別  法非法亦然  體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  二俱無真實  如是諸法性  實義俱非有  譬如未來世  無有過去相  諸法亦如是  無有一切相  譬如生滅相  種種皆非實  諸法亦復然  自性無所有  涅槃不可取  說時有二種  諸法亦復然  分別有殊異  如依所數物  而有於能數  彼性無所有  如是了知法  譬如筭數法  增一至無量  數法無體性  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間  劫燒有終盡  虗空無損敗  佛智亦如是  如十方眾生  各取虗空相  諸佛亦如是  世間妄分別
  第六勤觀理事同無差別離身心相。故名精進。十頌總歎佛此德。前即無差之差。此乃差之無差。二章相接顯非即離。亦互相成。
  爾時力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眾生界  皆在三世中  三世諸眾生  悉住五蘊中  諸蘊業為本  諸業心為本  心法猶如幻  世間亦如是  世間非自作  亦復非他作  而其得有成  亦復得有壞  世間雖有成  世間雖有壞  了達世間者  此二不應說  云何為世間  云何非世間  世間非世間  但是名差別  三世五蘊法  說名為世間  彼滅非世間  如是但假名  云何說諸蘊  諸蘊有何性  蘊性不可滅  是故說無生  分別此諸蘊  其性本空寂  空故不可滅  此是無生義  眾生既如是  諸佛亦復然  佛及諸佛法  自性無所有  能知此諸法  如實不顛倒  一切知見人  常現在其前
  第七智了三種世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
  爾時行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十方界  一切諸地種  自性無所有  無處不周徧  佛身亦如是  普徧諸世界  種種諸色相  無主無來處  但以諸業故  說名為眾生  亦不離眾生  而有業可得  業性本空寂  眾生所依止  普作眾色相  亦復無來處  如是諸色相  業力難思議  了達其根本  於中無所見  佛身亦如是  不可得思議  種種諸色相  普現十方剎  身亦非是佛  佛亦非是身  但以法為身  通達一切法  若能見佛身  清淨如法性  此人於佛法  一切無疑惑  若見一切法  本性如涅槃  是則見如來  究竟無所住  若修習正念  明了見正覺  無相無分別  是名法王子
  第八照理觀佛而起正修。故名行林。歎佛體相普同德。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虗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  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  終不離於心  有彩畫可得  彼心恒不住  無量難思議  示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第九照心本末。名為覺林。十頌顯於具分唯識。
  爾時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所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一心不思議  有量及無量  二俱不可取  若有人欲取  畢竟無所得  不應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  己事不成就  不令眾歡喜  有欲讚如來  無邊妙色身  盡於無數劫  無能盡稱述  譬如隨意珠  能現一切色  無色而現色  諸佛亦如是  又如淨虗空  非色不可見  雖現一切色  無能見空者  諸佛亦如是  普現無量色  非心所行處  一切莫能覩  雖聞如來聲  音聲非如來  亦不離於聲  能知正等覺  菩提無來去  離一切分別  云何於是中  自言能得見  諸佛無有法  佛於何有說  但隨其自心  謂說如是法
  第十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云智林。頌顯此德。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上

  初來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次來也。二釋名者。隨緣順理造修名行。數越塵沙。寄圓辨十。仁王名為十止。就三學中定心增故。梵網名為長養。長道五根故。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
  此品長文有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說分。六現證分。七重頌分。今初入三昧分。言善思惟者。謂巧順事理。揀擇無礙。無心成事。名善思惟。
  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