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如初禪天宮欲界人天不能了知為欲令欲界人天俱了知故且就欲界最勝為論問梵王見雖同欲天尚是穢土何以證淨義耶答雖非是淨但證前隨根所見不同之義且佛土真淨超絕三界豈真如天宮世淨而已哉(設有七珍穢眾生住故亦非淨土也)此蓋齊其所見而為言耳。
  ▲鈔華藏品下正引當經證也下疏鈔云喻眾生同處異見佛本無二金色銀色剎本是一見淨土穢土鈔即二四句下即第二重淨穢無礙四句中第三一句淨穢隱顯無礙勝劣二根同見故剎體自在故未能窮究四句融通玄妙之義故云近宗若爾前二義亦淨穢無礙初重四句中初師得初句第二師得第二句何以偏此近宗答雖各得一句前二師淨穢各異義局淺故後一師且知剎該淨穢稍深於彼故云近宗。
  鈔前一四句以本剎末剎相望成四句下一節鈔文釋此四句作二種本末口科分二。
初理事別說事剎具本末(二)
初前三約事(二)
初別釋(二)
初釋初二句(二)
  初正釋(華藏)二揀濫(二)
  初揀非(然未)  後顯是(今論)


二釋第三句(二)
  初正釋(第三)二揀濫(二)
  初揀非(不同)  後顯是(今要)



  二總結(上三)

  次第四約理(第四)

後理事相望事剎皆為末(二)
  初正釋(若理)  二引證(故華)



  鈔華藏為本剎等者問華藏既含諸剎何言淨耶答成就品疏云就佛言之故無國而非淨也一切淨穢等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為物而取擬將普應。
  ▲鈔若寬狹相望自屬通局者此有二意若汎論寬狹則本剎通末剎局若以本剎唯淨末通染淨則本局末通雖有二意皆屬通局非此所論。
  ▲鈔上三皆約事者第三秪論娑婆在華藏中亦非無礙故云皆約事明。
  ▲鈔故華藏品下疏云初句標名次句不壞分量即同真性次句具德莊嚴末句無礙安住今此中意初句望第二句證事末不礙理本第二句望後二句證理本不礙事末或可通證染淨本末華藏不壞分量應劣根故染證初句極清淨故淨證第二句不壞總分量故華藏不壞別分量故華藏內娑婆證第三句皆即同真性染淨相盡故證第四句既全不壞即同真性明知四句渾融無礙。
  鈔不論本末染淨者不濫前四句故亦揀非也今正約下顯是也以前四句此娑婆對華藏故唯稱染今於娑婆再分故通染淨亦作二解初約剎體隱顯論二就機見勝劣說言俱約二人同見者謂勝機所見淨顯穢隱劣機所見穢顯淨隱同時無礙所以然者剎土體性自在故。
  鈔前四句約一重等者不論相攝又約人望處說一在此界七處說二十方諸剎有佛與此齊說上二事也三即此一佛七處如月入百川不分而遍事事無礙也四以前三句歸理後四句攝入無礙前三句事事無礙第四句以前三句歸理平等。
  鈔以麤例細者問疏云以塵例剎科中何言以麤例細答疏中先言所例後說能例科先舉能例後說所例前後雖異大意無差言引文如前者即依中現依等中引第六經偈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國土能令一念中一一塵中現若作四句者一或局此一塵攝一切國故二或通此一塵入一切剎故三俱即攝即入故四泯形奪相盡(平漫四句例知)。
  鈔四遍塵道者即空中塵往來遊履之道雖舉所遊之道意取能遊之塵也旨歸云謂十方虗空界中一一塵處皆有彼剎悉於中現演說此經即取十方與裟婆同類中塵道也六該剎塵者旨歸云謂盡虗空界一一塵道各亦同前攝自同類無量剎海而於其中亦說此經八重攝剎者旨歸云謂於此華藏一一塵中皆攝無邊諸佛剎海皆於其中說此經法。
  鈔以歸華藏等者旨歸云謂此等一切雜染世界各皆同盡唯是華藏世界海即此前鈔云事盡理顯染相盡故雖略無佛淨相之文義含在中今言旨歸文云下義引也今疏加第五遍華藏但取事相不約同真之義。
  ▲鈔此亦賢首下通妨問既破刊定不依賢首今何不取旨歸中義故此答也謂中間六義雖有取捨離合排次初二及後二與旨歸同中間六意亦是賢首八十卷經新修略疏中光明覺品疏意參詳用之耳。
  鈔菩提樹者西域記云迦維羅衛國於前正覺山山西南十四五里有畢鉢羅樹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言閻浮提者新云贍部俱舍云無熱惱池側有贍部林其形高大其果甘美提言洲也水中可居曰洲依此立名言七處皆爾者經既云一切閻浮提及十方須彌頂亦然即顯初會及第三會已遍法界餘則類此故云七處皆爾謂佛遍此界七處亦遍盡法界中之七處故疏云初此閻浮七處周法界起自此界七處故最狹而他界中但有七處俱為能遍法界為所遍此所遍法界最淺下說能遍所遍准此明之而能遍漸寬所遍漸深言文中但三賢下即須彌夜摩兜率三天也言義如下疏者須彌品疏云初二會相隣接故不假帶前赴後此三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賢位第六會已入證不假帶前七即位中普賢(又略策云及於妙覺)居然不假第八頓彰五位體用已融七八亦在普光與菩提場相隣人天隔越尚爾況相隣豈不融耶第九唯明證入體用一味故不假帶前赴後上皆明佛不起而遍。
  鈔大海鐵圍者光明覺品疏云大海即七重金山外鹹海也(百抄云海濶三億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