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寶鏡三昧原宗辨謬說
 清 淨訥述
  

  寶鏡三昧原宗辨謬說

    洞下衡南大義山沙門 淨訥 述
  世尊凡為說法。或先舉喻。次舉法。或先舉法。次舉喻。謂之法喻相參。以曉未悟。此古今說法之恒規也。雲巖寶鏡三昧。建章二十六句。廣舉大法為案。恐人以文害義。故引嬰兒喻作證。所謂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下復舉重離一喻曰。如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此謂以喻合喻。使人了了無疑。雲巖惟取重離一卦為喻。此外竝無干涉。故曰疊而為三。變盡成五。所云三疊五變。是法數。非卦數。是藉卦之陰陽二爻。以明偏正回互之義。以疊三喻三德。變五喻五位。五本乎三。三本乎一。合上嬰兒喻。雖有五相。而具於一人。恐人於此起三五異見。乃重說二喻曰。如荎草味。如金剛杵。草雖五味。具於一枚。杵雖三相。具於一事。前後四喻皆以總攝別。以體攝用。諄諄發明三德五位。悉本乎一心。故斷章取義。專取重離為喻。即事顯理。以彰正偏妙叶之旨。何得浪談易理。認婉喻為正解乎。或曰。何謂三德。曰法身。般若。解脫。是也。何謂五位。曰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兼中至。兼中到。此洞山之建立也。以至五位君臣。五位功勳。五位王子。皆原此爾立。名異而體同。其所本者。亦從大教住行向地等妙發來。故舉五則攝盡一切差別無餘也。
  或曰。三德於重離。如何分配。曰初疊即重離初爻二爻二。二疊即三爻四爻二。三疊即五爻六爻二。每一疊取陰陽兩爻為喻。在卦乃乘承比應。是世間之道。在法乃體用回互。是出世間之道。故借喻以顯其法也。
  如初疊卦義兩爻一陽一陰。首得乾之初九。為少陽而居陽位。取乾元善長之本。以喻初住之根本智。無一法當情。所謂正位也。次得坤之六二。為少陰而居陰位。取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之德用。喻初住之普賢行。涉大功勳。所謂偏位也。智行互參。直透過五十二位而回入妙有。五位一貫。故初成般若德也。
  如二疊卦義兩爻純陽。初得乾之九三。為太陽而居陽位。次得乾之九四。為老陽而居陰位。剛柔互徹。理事合明。故於法喻大智。已滿大行。已圓成等正覺。故次成法身德也。
  如三疊卦義兩爻一陰一陽。首得坤之六五。為太陰而居太陽之位。次得乾之上九。為老陽而居老陰之位。其動而無動。靜而無靜。動靜恒如。非離非即。故於法喻五位。佛果已畢。隱勝現劣。隨類化身。非凡而凡。非聖而聖。生佛二習。悉皆融化。故末成解脫德也。
  或曰。五位於重離五變。如何分配。曰即以六爻。從下至上。而互成五變也。每一變用上下二爻陰陽交徹。以喻偏正回互之旨。首以初爻之少陽。比二爻之少陰。為一變。陽剛而陰柔。喻初位正中偏。以明從體起用。寂而常照也。次即二爻之少陰。比三爻之太陽。陰極而陽生。喻第二位偏中正。以明攝用歸體。照而常寂也。次即三爻之太陽。比四爻之老陽[一/一]。陽極而暗動。喻第三位正中來。以明體用圓明。功位齊彰。寂照一如也。次即四爻之老陽。比五爻之老陰。為陽隱於陰。陰升於陽。隱顯自在。觸背俱非。喻第四位兼中至。以明道後普賢行。行彌法界。機彼無遺。非寂非照也。次即五爻之老陰。比六爻之老陽。陰居陽位。明用無窮。陽居陰位。大功不宰。頭頭上顯。事事無礙。喻第五位兼中到。以明聖凡一際。生佛兩忘。齊與法界。而法界量滅。寂照同泯也。
  此雲巖所引。重離一卦。觀爻相。有如此回互之妙。乃拈來為喻。初以六爻分三疊。以象三德。次以六爻分五變。以象五位。不動本卦。而三五之體用回互。位位本自天然。有如伏羲神禹。見河洛二圖。陰陽法數。遂援數以窮理。堪為儒宗。兼可通於釋宗。作人天之眼目也。若覺範之非理變卦。非理配法。其違戾儒佛之旨。遺害於千古之後。滔滔而莫之返。可不痛乎。
  辯謬諸條不錄。莫大義以明。則諸謬自消矣。茲更錄諸師建立宗旨大意數條觀之。則不墮邪謬矣。
  第一雲巖如離六爻偏正回互者。此單取爻相。奇偶發明。五位回互。所謂錯然則吉。不可犯忤。觀錯然二字。則知指奇偶為言。若各居本位。則滯在觸背。乃犯忤之過也。即此可知。是取奇偶。非取卦義。明矣。即如正偏五位。亦是秉華嚴住行向地等妙為宗。不然。何不停四至六。是知先德准此五位為式。乃建立五位正偏。詳而示之。初位正中偏之正者。乃的指大悟一真法界之空如來藏性為體。是道前文殊之智。舍事就理為宗也。纔入正位。不許坐著。坐著則成滲漏。故著一偏字。以遣我執。乃能從體起用也。第二位偏中正之偏者。與初位偏字稍別。謂是從體起用。五十二位大行。多涉有為。舍理就事。轉功就位。是大悟已後。證不空如來藏性為用。纔涉功勳。不許坐著。坐著則成滲漏。故著一正字。以遣法執。方能圓滿佛果。此一正字。乃道後之後得智。是以諸佛果地覺之正。本初位諸佛因地心之正。而為言也。此兩位是圓教五十二位智行互融因果一如之般若德也。如善財初見文殊。末見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