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7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永觉元贤禅师广录---第77页

法的的大意。三問三被打。此等因緣。方便門中。以為玄極。惟悟者方知。若望上祖初宗。即未可也。
  古所引因緣。皆是不涉言句者。謂之玄中玄。惟悟者方知。誠如是。則前所引。廬陵米。蔴三斤。雲門餅等。祇是句中玄。未具玄中玄。皆未悟者。所能知也。又如汾陽。所謂嘉州打大像。陝府灌鐵牛。西河弄師子等。亦祇是句中玄。未具玄中玄。皆未悟者。所能知也。其謬甚矣。是知。古之所謂玄中玄。盡屬妄想。豈臨濟之玄中玄哉。
  僧曰。三玄須得一時圓備。若見未圓備。有何過。塔主曰。但得體中玄。未了句中玄。此人長有佛法知見。所出言句。一一要會三乘對答。句中須依時節具理事分賓主。方謂之圓。不然。謂之偏枯。此人以不忘知見。故道眼未明。如眼中有金屑。須更悟句中玄乃可也。若但悟句中玄。即透法身。然反為此知見奴使。竝無實行。有僧愛人我。以心外有境。未明體中玄也。雲門臨濟下兒孫。多如此。凡學道人。縱能悟得二種玄門。又須明取玄中玄。方能不坐在脫灑路上。始得平穩。脚踏實地。
  既悟體中玄。而曰不忘知見。道眼未明。則此體全妄。未得為玄也。既曰但悟句中玄。即透法身。而猶曰未明體中玄。何也。夫體中玄。正是法身邊事。豈有透法身之人。尚不明法身者乎。是知古所認體中玄。非明法身。句中玄非透法身。總之。妄生擬議而已。大抵三玄。須是一句具三。一時圓備。不可以前後淺深分。一若有缺。則二皆滲漏。亦不得名玄也。至覺範。好論古之失。而不能深明其失。但詆其不合以玄沙三句。判三玄而已。夫玄沙三句。其語具在。彼第一句有云。若知出格之量。則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轉換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坐平常之見。今古所云長有佛法知見等語。正未出格量。坐平常見者也。擬之玄沙第一句。不大逕庭哉。玄沙第二句有云。出生入死。廣利一切。逈脫色欲愛見之境。今古云。為知見奴使。竝無實行。有愛憎人我。擬之玄沙第二句。不大逕庭哉。玄沙第三句有云。大用現前。應化無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今古但云不涉語言。乃取世尊良久。馬祖答離四句。臨濟三次喫棒等證。謂其不涉語言。擬之玄沙第三句。不大逕庭哉。是知古固不識玄沙。而覺範非特不識玄沙。亦竝不識古也。輕呵妄引。覺範之過甚矣。
  覺範曰。此方教體。以音聞應機。故明道者。假以語言。發其智用。以言遣言。以理辯理。則妙精圓明。未甞間斷。謂之流注真如。此汾陽所謂。一句明明該萬象者也。得之者神而明之。不死於句下。故其應機而用。皆脫略窠臼。使不滯影迹。謂之有語中無語。此汾陽所謂。重陽九日菊花新者也。三玄之說。本由遣病。故達法者。貴知其意。知意則索爾虗閒。隨緣任運。謂之不遺時。此汾陽所謂。得意忘言道易親者也。
  此覺範之所謂三玄也。自此方教體。至一句明明該萬象。明體中玄也。自得之者。至重陽九日菊花新。明句中玄也。自三玄之說。至得意忘言道易親。明意中玄也。昔古塔主。以汾陽頌。分配三玄。大乖汾陽之旨。今覺範亦從而分之何耶。又覺範每呵古塔主。不合妄立體中玄等名目。今亦暗承而用之何耶。且其釋義。前二玄。亦祇是玄沙古塔主之說。惟後一玄不同耳。是知覺範所論。多任一時之快。矛盾若是。人每愛其才。而遂信其說。其遺害可勝道哉。
  覺範曰。非特臨濟喜論三玄。石頭所作參同契。備具此旨。甞深觀之。但易玄要之語。為明暗耳。文止四十餘句。而以明暗論者半之。篇首便標曰。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又開通發揚之曰。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在暗則必合上中。在明則須明清濁。此體中玄也。至指其宗而示其意。則曰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故下廣敘明暗之句。奕奕聯連不已。此句中玄也。及其辭盡也。則又曰。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虗度。道人日用能不遺時失候。則是真報佛恩。此意中玄也。
  以參同之明暗。為玄要。復以三玄。分判參同。大失兩家之旨。文字禪中亦有一篇。與此大同小異。又謂參同即臨濟之句中玄。夫同一參同。亦同一覺範也。所判之不同若此。將何以取信於人乎。吾觀覺範之謬妄。視古塔主。殆似過之。彼一生屢經禍患。跉竮終身。葢有以取之也。豈曰無妄之災乎。
龍潭考
宋景德傳燈。止載天皇悟嗣石頭。而不知同時有二道悟。一嗣馬祖。住荊州城西天王寺。一嗣石頭。住荊州城東天皇寺。歷考唐歸登撰南嶽讓碑。圭峰答裴相國宗趣狀。權德輿撰馬祖塔銘。皆可據。及後達觀頴所引。丘玄素符載二塔銘。載之益詳。此無可疑者。但丘銘中。以龍潭信嗣天王悟。此則不能無疑焉。予甞考雪峰語錄。峰對閩王。自稱得先德山石頭之道。又鼓山晏國師語錄序中亦稱。晏為石頭五葉孫。此二書在五代之際。去龍潭不遠。豈應遽忘其所自哉。據此。則知龍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證一也。又龍潭信家。居荊州城東天皇巷。以賣餅為業。日以十餅。饋天皇和尚。皇每食畢。甞留一餅曰。吾惠汝以蔭子孫。信一日自念曰。餅是我持去。何以返遺我。其別有旨耶。遂造而問焉。皇曰。是汝持來。復汝何咎。信聞之。頗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