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而變造也。無邊香水海依此心而流注也。大小鐵圍山依此心而安住也。日月星辰依此心而運行也。諸寶行樹依此心而生長也。諸大蓮花依此心而開敷也。一切眾生之所迷。迷此心也。三乘賢聖之所悟。悟此心也。一大藏教之所開導。開導此心也。歷代宗師之所指示。指示此心也。三觀者觀此心也。單傳者傳此心也。累劫而脩。脩此心也。歷位而證。證此心也。良由此心隨緣變造。故有種種之法界也。若能一心不生了悟了證。則種種法界隨其所了而空也。是故十習既斷六交不生。地獄之心了也。欲貪既斷癡想不生。畜生之心了也。愛見既斷慳貪不生。餓鬼之心了也。勝心既斷瞋闘不生。脩羅之心了也。愛染既斷正念現前。人道之心了也。捨有漏因脩無漏業。天道之心了也。不執四諦不守真空。聲聞之心了也。不局因緣回心入大。緣覺之心了也。六度功成頓超地位。菩薩之心了也。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諸佛之心了也。今我了心居士平生參究此心。誓求了悟。其於六凡法界之中。必已了悟而無所疑矣。且道四聖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麼界。喝一喝下座。
第五日升座。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虗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何謂佛境界耶。空有迭彰理事無礙。一多相即小大互容。夫是之謂佛境界也。由是觀之。一塵一毛皆佛境界。一沙一滴皆佛境界。一四天下一大千世界乃至佛剎微塵數華藏海皆佛境界也。爭奈汝諸人舉手所指縱目所觀。高而蓋者謂之天。下而載者謂之地。運而行者謂之日月。列而布者謂之星辰。靜而住者謂之山。動而流者謂之水。有情者謂之人。無情者謂之物。森羅者謂之萬象。却將真佛境界當面諱却。豈不大可憐哉。此無他。只是汝諸人意根下不曾清淨故有種種妄想。既有妄想乃有分別。既有分別乃拘名相。既為名相所拘。於是見天只是天見地只是地見山水只是山水見人物只是人物矣。又於名相之中妄生種種取著。或取著山或取著水。或取著人或取著物。又於取著之中妄生種種障礙。或被色礙或被聲礙。或被山水人物萬象森羅之所障礙。既是所向皆礙。要見佛境界驢年更驢年。雖然如是。汝若端的要見也不難。但將種種妄想種種取著種種障礙和盤掇轉。直教意根下清淨如虗空。向頂門上豁開正眼洞照世間。然後天也是佛境界。地也是佛境界。日月星辰也是佛境界。山川人物也是佛境界。一塵一毛一沙一滴乃至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無往而非佛境界也。當此之時。和箇妄想取著障礙直下皆是佛境界也。如是境界。也非有也非空。也非理也非事。也非一也非多。也非小也非大。也非迷也非悟。也非脩也非證。喚作佛境界也得。不喚作佛境界也得。如是微妙不可說。如是圓融不可說。如是自在不可說。如是無礙不可說。如是證悟不可說。如是解脫不可說。如是功德不可說。如是利益不可說。是名不可說又不可說之佛境界也。恁麼則徐氏某人平生所聞是佛境界。平生所見是佛境界。平生所樂是佛境界。平生所參是佛境界。且道於佛境界還曾親到也無。若也未到更聽從頭說破。若人欲識佛境界。頭上安頭。當淨其意如虗空。誰曾染汙。遠離妄想及諸取。撥波求水。令心所向皆無礙。滿目青山。驀拈主丈云。說破了也不得錯會。卓一卓下座。
第六日升座。世尊昔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初成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虗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此是大開一口吞盡十方世界了也。又復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此又將菩提場中所證所得底。盡情分付諸人了也。汝諸人現在菩提場中。人人頭戴虗空。箇箇脚踏實地。而不成正覺者何耶。妄想執著未除也。菩提大心未發也。迷則菩提為妄想。悟則妄想為菩提。梵語菩提。此翻曰覺。欲成正覺者須發菩提心。故經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菩提心者猶如舍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菩提心者猶如園林。於中游戲受法樂故。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故。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給一切諸貧乏故。菩提心者如如意樹。能雨一切莊嚴具故。菩提心者如大施會。能滿一切眾生心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善哉菩提心乃有如是之功德也。既發菩提心。當脩菩薩行。行若不脩。心成虗發。豈不見善財童子每參知識。必曰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云何學菩薩行脩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此乃善財發心脩行之樣子也。由是而知。雖有多聞若不脩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故經云。如人說美饍。自餓而不食。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