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语。今时畜生所以不能语。谓劫初时先有人天未有三恶。尽从人天中来。以宿习近故。是以能语。今时畜生多从三恶道中来。是以不语。又婆沙论说。谓于生处自性能知过去宿命及知他心。于其生处不假修因自性而知。此智遍通五趣。然有强弱。三涂及天此四趣中作用则强。若在人趣用则微弱。何故如是。为人趣中有瞻相言智及有修禅发智乃至他心法等智。为此等智之所覆隐。是故虽有作用微隐不现。

  如新婆沙论云。若论有情。见险隘处修令宽博。使往来者无有艰难。由彼业力在母腹中。

  无迫窄苦。故得此智。或有余说。若诸有情施他种种大妙饮食。由彼业力能引此智。若诸有情不造恼害他业。常作饶益他事。由斯业故在母腹中。不为风热痰阴病等之所逼切。后出胎时无迫窄苦。是故能忆诸宿住事。故有是说。若诸有情住在母腹及出胎时。不受众病迫窄苦者。皆应能忆过去生事。但由母病及迫窄苦悉皆忘之。

  第三鬼趣中。亦有生处得智知他心等。云何知然。昔有女人。为鬼所魅羸瘦将死。咒师问鬼。汝今何为恼此女人。鬼便报言。此女过去五百生中常害我命。我亦过去五百生中常害彼命。怨怨相报于今未息。彼若能舍我亦舍之。咒师因报彼女人曰。汝若惜命当舍怨心。女人报言。我已舍矣。鬼观女意都不舍怨。恐命不全妄言已舍。遂断其命舍之而去。

  第四畜生趣中。云何知有宿命智。答如婆沙论中。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处。时有一狼将其儿去。其母见已趁而语言。汝狼何以将我儿去。狼即报言。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常食我儿。我今还欲于五百生杀害汝子。此乃怨仇相报。理当法尔。何以生嗔。作是报已复更语言。若汝能舍怨害者。我则放汝之子。儿母报曰。我舍怨心。时狼即便起坐思惟。观彼女人之心乃知不舍。还复语言。汝虽口言心犹不舍。作是语已即便断其儿命而去。此乃自识宿命。亦知于彼女人之心。此为良验。自余鬼及天趣。并识宿命及知他心。前后诸篇经论具说。不烦重述。然此二智非是种智。论他心宿命二种智。唯据静虑禅定发得。此乃报得行在散心。故知非也。

  第五地狱趣中。云何得有自性宿命智生。答如涅槃经中。五百婆罗门为彼仙育国王杀已至于地狱。发三善念忆本所作。即其验也。又如论说。地狱众生亦能念知狱卒等心。亦是其验也。

  

  宿习部第三

  

  如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云。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行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猕猴。或施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身到空中。跳上树端作猕猴声。耆阇崛山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集菩萨所。菩萨复作种种变现令其欢喜。时诸大众各作是言。沙门释子。犹如戏儿幻惑众人。所行恶事无人信用。乃与鸟兽作于非法。如是恶声遍王舍城。有一梵志上启大王。频婆娑罗王闻此语嫌诸释子。即敕长者迦兰陀曰。此诸释子多聚猕猴在卿园中。为作何等。如来知不。长者启王。婆须蜜多作变化事。令诸猕猴一时欢喜。诸天雨华持用供养。为作何等臣所不知。尔时大王前后导从。往诣佛所。遥见世尊。身放光明如紫金山。普令大众同于金色。尊者蜜多及八万四千猕猴亦作金色。时诸猕猴见大王来作种种变。中有采华奉大王者。大王见已与诸大众俱至佛所。为佛作礼右绕三匝。却坐一面白佛言。此诸猕猴。宿有何福身作金色。复有何罪生畜生中。尊者蜜多复宿殖何福生长者家出家学道。复有何罪虽生人中诸根具足不持戒行。与诸猕猴共为伴侣。歌语之声悉如猕猴。使外道笑。唯愿天尊。为我分别令我开解。佛告大王。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亿劫之前。有佛出世。名曰然灯。彼佛灭后有诸比丘。于山泽中修行佛法。坚持禁戒如人护眼。因是即得阿罗汉。时空泽中有一猕猴至罗汉所。见于罗汉坐禅入定。即取罗汉座具被作袈裟。如沙门法。偏袒右肩。手擎香炉绕比丘行。时彼比丘从定觉已。见此猕猴有好善心。即为弹指告猕猴言。法子。汝今应发无上道心。猕猴闻说欢喜踊跃。五体投地敬礼比丘。起复采华散比丘上。尔时比丘即为猕猴说三归依。尔时猕猴即起合掌白言。大德。我今欲归依佛法僧。比丘为受三归已。次当忏悔具说罪业。我得罗汉能除众生无量重罪。如是殷勤三为忏已告猕猴言。法子。汝今清净。是名菩萨。汝今尽形受五戒已求阿耨菩提。尔时猕猴依教受已发愿已竟。踊跃欢喜。走上高山缘树坠死。由受五戒破畜生业。即生兜率天上值一生补处菩萨。为说无上道心。即持天华下空泽中供养罗汉。罗汉见已即便微笑。告言。天王。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终不相舍。而说偈言。

  业能庄严身  处处随取趣

  不失法如券  业如负财人

  汝今生天上  由于五戒业

  前身落猕猴  从于犯戒生

  持戒生天梯  破戒为镬汤

  我见持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