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56-成唯识论观心法要-明-释智旭-第38页

其身。幷不知身之劳损。若无真异熟心。与彼思虑同时现起。执受此身。则于思虑歇后。既不思虑。身不应仍有劳损。由有真异熟心。与彼思虑同转。受彼思虑所熏。故使思无歇后。身尚劳损耳。余皆可知。二异熟心竟。
(子)三界趣生体。谓三界五趣四生之体也。前明因果相酬。此言趣生之体。以有因果。必有体故。
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第八)识。彼(五)趣(四)生(之)体。不应有故。谓要(须)实有。恒徧。无杂。彼(具四义之)法。(方)可立(为)正实(五)趣(四)生(之体)。
五趣。谓天。人。狱。鬼。畜。不言阿修罗者。或是四趣所摄。或摄入鬼神趣中。四生。谓胎。卵。湿。化。诸天化生。人具四生。多分从胎。地狱唯化。鬼畜各具四生也。实有者。不是假立。简不相应行。恒者。无间而转。简异熟生无记。徧者。徧于三界。简色及前五识。无杂者。惟无记性。简善恶六识。
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
此先简善恶六识。非趣生体也。正在人趣。或起天趣善法。或起三种恶法。在余趣中。亦复如是。若立为趣生体。岂不杂乱。
诸异熟色。及五识中(一分)业所感者。(虽不杂乱)。不遍趣生。(以)无色界中。全无彼(二种)故。诸生得善及意识中(一分)业所感者。虽遍趣生。起无杂乱。而不恒有。不相应行。无实自体。(已上)皆不可立(为)正实趣生(之体)。
此简余无记法。及不相应行。非趣生体也。诸异熟色。谓五根及香味触三尘。幷色尘中一分。五识业所感者。是异熟生无记。鼻舌二识。唯局欲界。眼耳身识。局至初禅。异熟色法。局在欲色二界。故皆不遍。生得善。即报得善。意识业所感者。亦异熟生无记。余可知。
唯(第八真)异熟心。及彼(相应五个)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此(真异熟)心若无。(则)生无色界(中。既无色及五识。惟第六识。或时)起善等位。(已无执藏)。应非趣生(所摄)。设许趣生摄诸有漏。(故无色界是趣生者。然诸那含圣人)。生无色界。起无漏心。应非趣生(所摄)。便违正理。(以那含。虽在无色。理应仍是天趣化生摄故。心欲)勿有前(起善等。应非趣生之)过。及(勿)有此(那含应非趣生之)失。故唯(应立真)异熟法。是正实趣生(之体)。由是(惟有)如来(乃)非(五)趣(四)生(所)摄。(以)佛(更)无异熟无记法故。亦非(三)界(所)摄。(以)非有(三)漏故。世尊已舍苦集谛故。诸戏论种已永断故。正实趣生。既唯异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离第八识。理不得成。故知别有此第八识。
此正明趣生之体。唯是第八识也。苦谛。是三界果。集谛。是三界因。戏论种者。种即因义。因即界义。余可知。三界趣生体竟。
(子)四有执受。谓趣生无杂。由有执受。执受即体家之用也。
又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能执受(者)。不应有故。谓五色根。及彼依处。(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唯现在世。是有执受。彼定由有能执受(之)心(以执受之。然)唯(此第八真)异熟心。(是)先业所引。(不由现缘)。非善染等。一类(无记)。能徧(依止诸根)。相续执受有色根身。眼等转识。无如是义。
此正明异熟识能执受根身也。文幷易知。
此言意显眼等转识。皆无一类能徧相续执受自内有色根身。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勿诸佛色身无执受故。然能执受有漏色身。唯异熟心。故作是说。
此释伏难也。难曰。若唯异熟识能执受根身。则佛无异熟识。色身便无执受耶。故今释曰。此唯异熟能执受之言。但显眼等转识不能执受耳。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也。以无垢净识。亦能执受无漏色身故。然有漏色身。则唯异熟能执受矣。
谓诸转识。现缘起故。如声风等。彼善染等。非业引故。如非择灭。异熟生者。非(真)异熟故。非徧依故。不相续故。如电光等。不能执受有漏色身。
此中凡立三量。一云。诸转识是有法。不能执受有漏色身宗。因云。现缘起故。喻如声风等。二云。彼善染等是有法。不能执受有漏色身宗。因云。非业引故。喻如非择灭。三云。异熟生者是有法。不能执受有漏色身宗。因云。非真异熟故。又非徧依故。又不相续故。喻如电光等。
诸心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如唯识言。(亦摄心所)。
此明转识既不能执受。则彼相应心所。亦决不能执受也。
非诸色根。不相应行。可能执受。有色根身。无所缘故。如虚空等。
量云。色根及不相应行是有法。不能执受有色根身宗。因云。无所缘故。喻如虚空等。
故应别有能执受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上既立量。遮余心心所法。色不相应。不能执受。今结成唯第八识能执受也。四有执受竟。
(子)五寿暖识。此识既持根身。亦持寿暖也。
又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第八)识。(则彼经所说)能持寿暖令久住(之)识。不应有故。谓诸转识。有间有转。如声风等。无恒持用。不可立为持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