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31-古尊宿语录-宋-僧赜藏-第231页

r>  少是七百五百众。或在其中经冬过夏。未省时中空过。
  向沩山会里做饭七年。于洞山会中做柴头三年。
  重处即便先去。祇是了得自已。干他人什么事。知诸佛菩萨。
  尽是勤苦不计劫数。舍金轮王宝位。
  及头目髓脑所爱之物。国城妻子不可筭数。所以始得名为佛。似诸阇黎。
  还曾舍得个什么。作得个什么勤苦。
  便道我会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不会。些些子境界现前。
  便自张眉怒目消容不得。说什么解脱法。长连蛆上坐不摇十指。
  吃他信施了。合眼合口便道。我修行修道。感果如是。
  合消得。祇是谩自已。如百丈和尚置于堂宇。
  祇要办事底人。诸阇黎。还办得个什么事。
  其中有不动身手日消得万两黄金。若是消得者。岂可如此见解。
  不可从母腹中来如是邪。但会得世间法。
  是则名为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乃不会。岂况佛法。祇如一大藏教。
  尽是金口所宣。如来秘密。汝口里念将来。总成魔语。
  岂得了。为什么不了。若了时达磨不从西来也。
  祇如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又争得道无。
  譬如人有一宝墬在淤泥中。勤苦累劫寻求不得。
  或有一人善知宝所。直从泥中指出此宝。以示失宝之人。
  失宝之人一见便识。是我本物。了无得失。
  达磨西来亦复如是。不可祇是老僧是善知识邪。
  遍地众生总是善知识。祇是见觉未明。不可道伊无也。若言有时。
  诸人肯礼蠢蠢之徒作佛么。譬如明珠堕在泥中。
  未遇其人岂有出期。有此众生。比如无情。还同顽物。
  既在三衣之下。直须亲近知识。早是几生修来。始得如此。
  不可却入轮回六趣去也。若是得自在底人。
  论个什么镬汤炉炭刀山剑树四生六道。于中如吃美食。
  若未得如是。便实受此报。一失人身。载求欲似如今者。
  万中无一。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未闻谓闻。自谩自诳。
  失却光阴。虚延日月。展转祇是无明檐重。乍可为俗。
  随所任运。遣过时日。却乃无业。
  如今作沙门每日有业。有什么业。踏底是国王地。著底是檀信衣。
  食底是檀信食。骨肉是父母之体。若也不了。将何酬答。
  所以言有业。祇如老僧。不可是了底人。舍此一报身。
  随业而行。谁言定得。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时有僧问。
  不假言句如何得知。师云。假言句尚乃不知。僧无语礼拜。
  师忽一日上堂。众集定。师乃作患风势告众曰。
  还有人医得老僧口么。众僧竞送药。俗士闻之。亦多送药。
  师并不受。经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复云。
  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老僧口。
  于是斋前升座辞众。俨然端坐告终。
古尊宿语录卷之三十五。
大随开山神照禅师语录序开封郭凝述。
  元德上人。自蜀挈大随老录。欲罄囊资镂板于杭。
  广其说于天下。余曰。自老卢衣止不传。逮敷百年。
  枝分派别。披法衣据座唱道者。不啻万数。大抵穿凿破裂。
  随言取义。析文生解。求其直截根源如古尊宿者。
  固未易得。今欲辟其邪而示之正。使知所趋向。
  不亦难哉。然世必有一睹斯录然契而独得者。
  庶乎佛日重辉。慧命不绝。于是乎书。
  时崇宁四年闰二月十五日也。
  大随开山神照禅师行状。
  师讳法真。貌古有威。眉垂覆睫。尝闻老宿辈。
  皆称为定光佛示迹。于剑南梓州盐亭县王氏家生。
  族本簪缨。妙龄夙悟。决志寻师。于慧义寺。
  今护圣寺竹林院是也。师圆具后。遂游南方。初见药山道吾云岩先洞。
  次至岭外大沩和尚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
  清苦炼行。履操不群。大沩一见乃深器之。
  一日大沩问曰。阇黎在老僧此中。不曾问一转话。师云。
  教某甲向什么处下口。沩云。何不道如何是佛。
  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子真得其髓。从此名传岭外。
  声振寰中。尔后聿旋西蜀。寄锡于天彭珊口山龙怀寺。
  路傍煎茶普施三年。忽一日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山。
  群峰矗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树。围四丈余。根蟠劫石。
  势耸云霄。南开一门。里面虚通。不假斤斧。自然一庵。
  师乃居之。比夫迦叶三峰维摩丈室。不远矣。
  时人皆目之为木禅庵。师居十有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出俗。
  道德弥著。声闻遐彰。知者四方不远千里。栉足函丈。
  朝参暮请。虚往实归。时蜀王崇重师名。凡三诏不从。
  王慕师孤风。无由一见。遂于光天元年十月十五日。
  遣内侍赍紫衣师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