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阂故内缘等者既未证真但缘影像以真如法离心缘故今既变影缘如但名胜解从此能引根本正智无分别中为近方便故。

  ●二正显无分别理。

  云何无分别此正显无分别大云云前之方便是加行智今不分别是根本智即亲证真如离能所取名不分别。

  云何等者即论释经中不生法相也初句征起次句正显大云下约位释论前方便等者即知见胜解此当地前四加行位今不分别者即不生法相通在十地及佛地也虽满分不同皆用根本无分别智亲证谛理也如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二显本寂。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意云所言法相非实有之法相是本无之法相。

  无著云此显示法相中不共义及相应义如前已说。

  不共者非法相也胜义谛中不容他故离性离相非和合故相应者是名法相也性起为相不离性故如前金中无器不离金也。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

  论文于此不言断别疑故云外二疏皆摄入前段合疏详文合有是故开之。

  ●疏二初随章叙疑。

  因闻真化非一非异意云若就非一化唯虚假若就非异又唯冥合归一法身即化身终无自体若尔即所说法受持演说无福。

  初句指疑起处此从二十五中来意云下立理即化身下指无化体若尔下结成疑也意云能说之佛既虚所说之教岂实持说不实之教宁有福耶。

  ●二依经断疑二如疏列。

  
  ○断之文二初明说法功德。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经之校量可解阿僧祇此云无数发菩萨心者拣余人。

  偈云化身示现福非无无尽福论云虽诸佛自然化身作业而彼诸佛化身说法有无量无尽无漏功德。

  偈云下标论云下释先牒疑纵之而彼下据理夺之无量下拣有量等斯则三重显于持说之胜也。

  
  ○二明说法不染。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征意云云何演说便获如是功德释文可见前云发菩萨心者意在于此若非菩萨焉能如是。

  ●疏二初引无著解二初申经意。

  无著云为说法不染故以有如是大利益故决定演说如是演说即无所染。

  既说法之心如彼真如无有分别不取能所说相所获功德利益至矣故决定说也无所染者即无分别不取不动也此则正是断疑之意谓佛所有说皆如真实传授之人要皆如是既如其法福乃无边何疑持说无功德耶又如偈云诸佛说法时不言是化身以不如是说是故彼说正意云若言是化则人无敬心所说之法宁肯信受由不说故人皆宗奉所说之教咸悉受持无漏之福自然无量等。

  ●二销经文。

  云何演说等者显示不可言说故若异此者则为染说以颠倒义故又说时不求信敬等亦为无染说法。

  不可等者此明离于说相非全不说前云无法可说净名无说无示是名说法故魏经云如不演说若异下反明以取相故有分别故不如如故既不如如即成颠倒又说时下约事明无染前约不称理今约不称事夫说法者本为利生今为名利岂非染说。

  ●二引大云解。

  大云云若能不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则如彼真如故曰如如又心如境如故曰如如不动者则无染义。

  生灭心行即有所得分别取相今既不以即与如合故曰如如上如即似义下如即真如似于真如故曰如如心境如者即两皆真如无似义也则无染者谓拟心即差便名为染故论云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此则微细念虑尽名为染不必贪欲也。

  
  ○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

  ●疏二初随章叙疑。

  论云若诸佛如来常为众生说法云何言如来入涅槃。

  初二句指疑起处此从二十六中来以化身如来常说法故前虽无文而有此意云何下结成疑也涅槃即是不动无为义如前文云若人言如来若来去坐卧即不解所说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斯则佛入涅槃也意云涅槃寂静说法喧动动寂相乖云何两存。

  ●二依经断疑。

  断者。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征意云以何义故佛常说而不阂涅槃如论所叙释意云由佛有妙智观诸法空如梦幻等虽现说法似有为相而常住涅槃无作之理复何疑哉若于论外不作断疑释者此文但责说法不染征意云以何义故说法之时不取于相得合真如不动不染耶释意云但观诸有为相犹如梦幻等自然于说不取不着契合真如无有动摇分别等也。

  ●疏二初开章指文。

  释此文为三初约两论释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