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二引无著解。

  无著云为并说若世界若微尘界故有二种抟取谓一抟取及差别抟取大云云此明尘众及众生类俱名世界一合相者即是抟取抟取为一故云和合故此一合有二抟取一者一抟取即是世界和合为一二差别抟取即是微尘有众多极微名为差别非一合者第一义中二界无实故。

  并说等者情器双明也故有下且标二抟取大云下显明情器俱名世界谓尘众则器世界众生则有情世界抟取为一等者谓情器不分为一世界也此一合有二抟取于五蕴中分色心故本以合二为一今则开一成二然和合抟取盖是一义但秦魏译异耳一抟取者是名身众生世界义不可分但有一义故差别抟取者是器世界聚多微尘成一世界故故无著论云众生世界有者此为一抟取微尘有者此为差别抟取二界无实等者故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等经是名一合相者约俗谛说有明在次文。

  
  ○五佛印无中妄执有。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意云此一合相无体可说但为凡夫妄生贪着。

  论云以彼聚集无物可取虚妄分别故云妄取若有实者即是正见无著云世谛说抟取第一义不可说彼小儿凡夫如言说取大云云执见五蕴取其和合是贪着事迷于事法起烦恼矣。

  以彼等者释经中不可说也五蕴和合无实体故斯则界归于尘则无界可取尘归唯识则无尘可取四蕴离念则无心可取也众生取着皆由虚妄分别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此明经中但凡夫已下文若有下反显也以世界体若是实有不名虚妄分别合是正见世谛说者即前是名也同论云以彼聚集第一义不可说即前即非也同前无物可取小儿等者世谛虽说但是假有凡夫不敏执之为实犹彼小儿如言执物见五蕴者不了法空是法执也取和合者不达众法即我执也二执不亡故名贪着其事也迷于事法所知障也烦恼可知是依二执起于二障也。

  
  ○二约止观破我法二。

  破我法者前破我法所缘之境令知不实今破能缘我法见心见心乃是所起分别今即破之令亡分别入圣道也故偈云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

  
  ○初除我执二初斥错解。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问答并可知但不解必错解也。

  
  ○二遣言执。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征意云以何义故说为不解释意云佛说我人等见非实我人等见是假名我人等见众生不解谓之为实所以前科判云错矣。

  论云我见虚妄分别佛说即是不见无著云此显示如所不分别云何显示如外道说我如来说为我见故安置人无我又为说有此我见故安置法无我如是观察菩萨入相应三昧时不复分别即此观察为入方便。

  虚妄等者见有我故名为我见体实无故乃云虚妄虚妄无实元是不见如绳处见蛇岂是实见如所下两意一以真如为所如彼真如不分别故二以我法为所我法本无如所知故云何下征如外道下释人无我等者一法界中无我无无我今对有我说于无我权说假言故云安置法无我等者以见是心心所法执有此见名为法执心法不实故言安置此文破法我者是连带引之非谓正意也相应等者入地证如也不分别者离分别障也即此等者若存我法即分别无穷但了二空则自无分别即此二空观为入理之方便也。

  
  ○二除法执二初除分别。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意云发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见信解不生法相。

  ●疏二初明无分别所依二初总征三法。

  无著云此显示何人无分别于何法不分别何方便不分别。

  显示下节节以疏征起以经答之何人等者即经中发菩提心者于何法者即经中一切法何方便者即经中应如是知见信解也。

  ●二别释第三二初总标。

  此显示增上心增上智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

  增上心即定也增上智即慧也皆是增胜上法故云增上知见胜解者定慧之后位也。

  ●二别释二初总彰三义。

  于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胜解。

  于中者于彼三事之中也若智等者明此三种体即是智但依止方便不同故立三名也奢摩他此云止止即是定智依此定并息万缘唯心独存故云知也毗钵舍那此云观观即是慧依此慧故观察一切委细推求历历分明故名为见此二者知见也三摩提此云等持但以定慧等处名三摩提依此义故名为胜解言依止者名依义立也。

  ●二转释后义。

  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彼名胜解。

  自在者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