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法相何故便着我等释云取非法亦着我等何况取法以后释前也。

  文意可知以后释前者不如云以细释粗义则易见问二乘之人亦有法执云何不起我见耶答以二乘人从初修行偏断我执至无学位粗细尽除是故虽有法执而不起我执今约大乘学者双断二执分别并遣俱生两存由是二执任运而起也故无著云以我相中随眠不断故则有我取。

  
  ○四示中道之玄门。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是故者由前取法非法皆着我等故所以劝令不应即入中道也以是义故者由是不取法非法故。

  初正结归中后引说以证筏喻者假言显义不应如言执义不执即为不取非全弃也偈云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论释云不住者得证智舍教如到彼岸随顺者随顺彼证智之教法如未到岸无著云法尚应舍者实相生故何况非法者理不应故。

  结归中者不应取法离有也不应取非法离无也既离有无即归中道假言显义者谓所言非法是显法体离于性计若无非法之言罔知彼义余皆例此当知义不自显必假于言故净名云无离文字说解脱也不应等者谓虽闻非法不得如言便执空义此遮一向执言者也不执等者谓若全弃非之于言则安解诸法空义将知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此遮一向离言者也是则全执全弃二皆不可故华严疏云夫法无言象非离言象无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偈云等者余两句云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论云下转释偈文得证智等者以言诠智得智忘言忘言即不住也如乘筏渡河至岸舍筏随顺等者未得证智不可都忘其言未达彼岸不应舍筏实相生者实相名法得实相智无相无得故云应舍以实相无相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理不应者此实相法尚不可得况离实相外一切法耶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故故云非法不与理合故不相应以是例非故云何况。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

  ●疏二初随章叙疑。

  论云向说不可以相见佛佛非有为云何释迦得阿耨菩提云何说法。

  初二句指疑起处此从第一中来以彼文云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非有为者此指偈云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故云非有为亦是按定立其理也云何下结成疑既若佛非有为即不合有得有说因何释迦于菩提树下得菩提前后诸会说法既有得有说即堕有为云何前言不以相见作无为耶。

  ●二依经断疑二如疏列。

  
  ○断之文二初问答断疑四初举疑因以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意云于汝心中所谓如何谓我得菩提为不得耶谓我说法为不说耶伊本疑此故举问之。

  佛问得不意显不得故无著云显示翻于正觉取故。

  佛问等者空生疑得疑说佛即顺疑以问辞虽云得意显无得试其所答解与不解无著下引证彼疑有取佛显无取以无破有故云翻也说法例之。

  
  ○二顺实理以酬。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定者实义谓无实法名菩提无实法名如来说此一向约胜义答也。

  偈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引偈者余句云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意谓释迦如来是其应化应化之相俗有真无是故答中皆言无定准金光明经及摄论说佛果无别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此是真佛今既异此岂得言真故云应化非真等。

  
  ○三释无定法之言。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征意云以何义故无定法可说耶释意云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谛理若此欲何说哉说尚不得欲何取哉取即得也是故上云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等。

  ●疏二初引无著。

  无著云不可取者谓正闻时不可说者谓正说时非法者分别性故非非法者法无我理故。

  正闻等者此则闻而无闻说而无说非谓全不闻不说也如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是兹义矣分别性者一切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别念尚无念法岂是法故云非法法无我者但分别性亡即是法无我理此理不无故云非非法也。

  ●二引天亲二初释文。

  论云彼法非法非非法依真如义说非法者一切法无体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无我实相有故。

  依真等者此且标立所依之本后于其上说离有无一切等者缘生之法本无真实之体亦无真实之相故云非也实相有者诸法既无即真实相实相不无故云非非法也此即非却非法也。

  ●二通难。

  何故唯言说不言证有言说者即成证义故若不证者则不能说。

  难意云本来疑证疑说问答悉以双该今于释所以中何故但言所说而不言证耶有言下释也此乃以说反验于证且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