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二性所感将来定受苦乐二报纵迷昧无知政出不得这三界的瓮子也定三界之因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妄想凝而成国土知觉出而生众生若现量既空比非不生则三界心尽是名涅槃故知三界非能拘我也我自造三界其奈之何善被善业所束不得自在恶被恶业所制不得自在纵至非非想处寿尽时仍被劫瞒何不拶碎虚空令前后际断作出头天外哉。
相应心所五十一。
○心本空寂元无处所无如觉性不澄从三量三性中现出遍行五法别境五法善有十一法根本烦恼六法随烦恼二十法不定四法是五十一心所也余识不能全具独六识意根分别时即生许多分别之念是谓别境其分别者必生于九地一切境一切时中之所念是谓遍行分别而善也出不得十一种之善法分别而恶也亦出不得二十六种之恶法纵善而恶也恶而善也或愚迷而无知也或惺惺而有觉也亦出不得不定之四法是总在三性三量中发起亦总在一念不觉时具涵故见宫女之捧足便知其失通闻钏声之触耳便知其破戒因便知其该果本便知其摄末所以意根未悟岂可轻易动念先佛云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谓此故也根本烦恼六者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此六乃二种我法之根本断慧命者唯此为甚不定四者谓悔眠寻伺悔不定者如作恶之人改悔为善眠则心极暗昧此非善恶名不定也寻者必作善之心意言筹量粗转为寻入细为伺如赞菩萨初寻后伺方得妙辞也如刁讼之人亦由寻入伺方得成算此二法或善或恶盖不定也。
善恶临时别配之。
○既具业种于心所自然逢缘便发每见吉人心善则语亦善视亦善种种俱善恶人三种俱不善是善恶诸法各随人自己配合也若是有智主人功德天黑暗女二俱不受。
性界受三恒转易。
○受虽有三其实有五也谓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是也逼悦身曰苦乐逼悦心曰忧喜忧喜苦乐不行时名为舍受今第六识中或由黑业而恒转于欲界招苦受由白业恒转于色无色界招乐受盖有身苦固为苦即娱乐之天人终归五衰相现岂真为乐也有心忧固为忧即福尽之梵辅自然烦恼顿起岂真为喜也况升沉速转芥子虚空皆我舍命处是脱骨过须弥山犹未尽其恒转之数也必念起念灭不离圆寂世出世间总是涅槃其庶几不为舟行岸移也。
根随信等总相连。
○根谓根本烦恼也随谓随烦恼也信谓十一中之信也等谓遍行别境不定等也总相连者谓身虽受报之不同未免改形易相而此业识在五十一心所者至今不换或善而善法仍现或恶而恶法仍现所谓习惯成自然不觉不知堕入魔网中也。
动身发语独为最。
○论云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如潜渊鱼鼓波而自涌此识有三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胜思余识所无故最胜也然此发语离舌不发舌又不能自发声性究竟向甚处生也故因识可以识性因声可以悟道如空潭之月捞捷方知也。
引满能招业力牵。
○引者能牵引业也满者能完满业也有以一业招一果者有以一业引多果者报有总别二果总者如此界总得人身别者如人身贵贱不同也夫以六识三量而现五十一心所无论下劣凡夫被缘埋没学人犹堕结业菩萨尚隔蕴界真所谓定业难逃也除非大悟者向境缘逆顺中以般若消之则烦恼菩提结业解脱无二般也。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缠目现行眠目种子以六识见分与烦恼打作一团虽到得初心欢喜地而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犹伏在第六意根中如眼珠之未离眶也到得所知障空俱生犹在今人通身习气自称悟道岂非狂禅乎。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俱生我法二执乃七识所执者七识无力断惑亦仗六识以双空观破诸执也兹以悟明见分历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至此远行使所证不浅则俱生有漏永伏不起相应心所转为妙观察智能说法利生具大辨才头头上显物物上明其在此乎今人堕在无记中得尘劳暂息自云意根清净岂知偷心未死系驹伏鼠死水呆禅何足云也。
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捏怪多般)随缘执我量为非(听人穿鼻)八大遍行别境慧(诸业俱生)贪痴我见慢相随(四惑尤固)恒审思量我相随(果自俱生我执)有情日夜镇昏迷(安得不堕生死)四惑八大相应起(业性不停)六转呼为染净依(牵连六根)极喜初心平等性(不是带质有覆)无功用行我恒摧(不是恒审思量)如来现起他受用(传送俱妙)十地菩萨所被机(法云普覆)。
奘师大意言此七识名为末那以其思量为性相又名为传送以其运动为作用又名为执持以其着我为坚固又名染净依以其六识为依仗所以境非性影但带质有覆所作所用每为情本之痴量非比现第随缘无记通根通识俱为非量之计也故烦恼有二十六法而此识惟以现运染秽为性故与八大相应不信懈怠放逸与有覆相合也无堪任性昏沉也多嚣动掉举也多流荡散乱也能起烦恼现前失念不正知也又与遍行之作意触爱想思五法相应也又与别境中之慧相应以慧即我见也以此识任运合境无所希望故拣欲此识缘所定事故拣胜解此识恒缘现所受境无所记忆故拣念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既不专一故拣定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名为四惑与此相应忿等十随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非彼俱中随二者唯是不善此无记故非彼相应善十一是净故此识染污非此识俱此识具三缘具种子缘作意缘根境缘故以带质为境思量为性我执为本则有情日夜不堕昏迷乎且以有藏识得有末那有末那故为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