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与孙集公

  住村三年不见烟壑自诣高斋乃知平地亦有山林特恨拄杖子不得余闲时时晏坐其间耳近者接仲虞手帖忽闻宅内丙丁作祟吉人天相何应有此或足下夙昔曾索牛车来释迦老子冥复以此为警惟作是观珍重摄养。

  与李晓令

  夏末闻徒跣宁海迎尊先君之榇上台具题得恤可谓忠孝著于一门山林之情亦为踊跃松伞甚为佳物又非菌可易致。

  复天童木陈和尚

  承悯念贱体幸迩来可杖行第出门尚有小苦铭塔一事旧冬欠商遂成少不更事然为人后者发扬先人光明不一而足念是或可恕也。

  寄江阴乾明寺元白禅师

  某生平意在岩壑苦为村僧如笼中鸟忽忽不乐君山凭眺风雨俱来放言抒怀同心在座嘉会岂易得耶又想古寺清秋长廊直入法堂前草深一丈行坐自得一任门外汉窥觑岂非真古宿高风哉。

  与社友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不平者其有激焉何以治之其恕矣乎何以言之人性同也有激则不平若彼彼相激彼彼不平小则成隙大则成怨怨而不息则父子之间君臣朋友之际一旦不顾未有不至相戕相害者隙而至于相戕相害何所底止乎故莫若静之以复其初也语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今公情关骨肉理宜不平岂为过乎但望一静则吾所仰者竹院无事清晨颇凉幸即移玉。

  与沈传中文学

  端阳别来瞬息秋中矣遥忆天门山色恍焉在目第不得共居士纳凉横山顶上如何如何。

  答李晓令

  适吃午饭佳蔬忽及齿牙俱甘矣册叶像卷已为涂抹但非当行聊塞来命耳。

  复诸千如

  前自敝里过贵邑应酬烦而精神倦故不告而行矣意者秋以为期复过云在谈衷话旧旦暮相对也惠履甚轻便步时恒念足下不既。

  答叶岳心

  来字山僧西游居士东桌此即好与三十棒何故只为山僧不曾动步试问居士脚跟又且如何。

  答钱圣月

  接佳作读之甚快庵主亦欣然宝之所付纸聊以应命娄东归尚图竹下一坐。

  与许白生文学

  玉峰聊寓适当摇落怀想君子殊深白露蒹葭之思恨不能溯游从之耳。

  与虎丘道侣

  五月一宿高斋殊觉快意恨无暇不得上生公可中亭领略晨霞曙色耳。

  与诸合甫

  云在逗留不过半月虞山不过一日程临行能同到空潭之曲坐坐乎故里道俗信有为者多倘得一二有道激扬此事虞山玉峰虽曰齐鲁不一变并几于道耶。

  与葛瑞五

  入乡闻冒风今愈否木樨已开过独西山几片石似不能忘情出月若及门诸子来当率其向孤峰一坐足下当为导师一笑。

  与叶岳心

  来时汗流浃背今寒风凄其将吹人过他山矣足下其念之乎。

  与严髻珠

  清灯静夜娓娓谈心追味玄言喜而不寐昨归途晤鹤师又承画安众久远之方聚流成河积土成山令有余不足皆得向缁田植种惠而不费旨哉斯举闻戴仲老有埙篪之应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灵山法筵俨然未散欣慰何如。

  与葛瑞五

  月夕出山兴之所乘殊觉幽旷独归室中未免深长思耳群阴已极一阳将来未审君子天心能复照于寒谷乎。

  复松雨师

  还山冗冗未及造谒更承枉顾感佩感佩岁云暮矣空谷寂寥私拟新正人事完局迳抵高斋想其时庭梅试花或不置我于清香之外。

  柬空林大师

  太阳倾倒忽又隔两年头生平知益思虽长而晤焉寡晚节苦境良在兹也荒山开自齐梁而山光潭影实见于唐咏或能乘兴汗漫其游虽曰百里一帆可即已嘱愚侍办舟倘能不弃真所谓从天降下也。

  示灵屿上人

  览书知有志宗乘非一日矣古人云若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一纸颂皆岐路边事确实处一字不着不知又如何通信来。

  寄沈传中文学

  栖真僻在东南清绝高旷于中间吟散步殊称病躯不谓出山后天时人事遂有阻隔旧岁与朱近修商订今春必同渡钱塘渠甚有意移家剡上作桃源隐者因犯伤寒一冬在床席今始起也慈恩来山野即思俶装闻道路难行又复担阁弘文出门久欲先归故附手疏。

  复姚江沈求如居士

  大阳话别日月易流回想深山晤对不能骤得为恨兴福为脱俗之地檀命难却暂归一应然未免复熏俗气长天孤鹤栖真时在梦想承谕入山唯恐不深非深相为何有此肝膈之语日下尚未能洒然拟在春深夏初过法海一礼妙兄塔兼图促膝石上商巨细法门饮清凉之泉耳。

  复郑子康

  饥思食倦思眠近来真境此外无事矣得粉团喜甚前过叙作得二偈附上。

  与李晓令

  连日大雨想花神亦隐身去矣院中无聊惟隔墙望桑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