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虚妄。则幻身生死苦乐。非其所计。古亦有悟道知识。临终业病缠身。苦痛难忍。此但色身受苦。彼真心无有生死苦乐也。如人饮酒必醉。向火必热。服毒必苦。受割必痛。岂如土木顽石之无知。始为能了生死哉但当此际。自能作主。不受妄想流转。为可贵耳。果能如此。虽入刀山剑树。孰能昧灭其真知真见乎。盘再拜曰。千古生死之关。可于此破矣。师曰也须亲自参透亲自解脱始得。不然。说时似悟。对境还迷也。众惕然。

  一居士问曰某处一院主。平日最真实。凡开期场请法师待学者。至诚尽敬。护法僧众。无不赞仰。忽一日遇知识点化。自觉生死事大。乃以库房帐目。始末查明。留一字于房。半夜遁去无处踪迹。奈何。师曰。是他平日能于事缘得爽利解脱。故今日不与人商量。超然径去。使他脚跟有一些点染牵绊。则此时不能自去。而人亦觅得着他矣。正古人所谓超生死不相干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也。诸居士亦尝对人说。我欲如何斩截妻子恩爱。我欲如何摆脱世利情缘。非所谓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乎。我见善说者多不能自行。善行者多不对人说。盖说时无行路。行时无说心也。使今日真参究性命者。如此人不假商量卜度。蓦直参将去。何道理情识能障其悟门哉。居士问曰。弟子欲求脱生死无出身之路。何也。师曰。你问那僧。如何便有出身之路世事如何不系他。不特此也。如人见人欲死。乃悲痛。他欲死者亦自惊怖。脚忙手乱。不忍死去。何异世人欲出门。先舍不得家中恩爱。欲上路。又怕前途凶险。是皆自心惑乱自心。岂心外有法。能惑乱人乎。如果有家不可出。有路不可行。则此僧舍此院不得。而人亦觅得着他矣。如他恁么脱手不顾而去可见生死识情。皆自心妄想执着。非真有生死识情能系缚我之灵妙真心也。居士曰。如今世法之人皆为名利恩爱所牢笼。非出世法何能解救。师曰。世间法。牢笼粗。出世法。牢笼细。如笼好鸟。用竹丝笼。瓦罐食。固不解脱。更用金丝笼玉罐食。亦不解脱。竹丝笼。人轻贱他。易破坏。不甚牢。金丝笼。人珍重他。难破坏。更坚牢。居士曰。主人不肯打开笼。自又不能撞破笼时如何。师笑曰。我有一戏论最痛快。昔有一八哥能人言。在笼中不能出。忽闻人传西来老达磨善救人迷情。一日达磨经过。八哥叫曰西来意西来意。你教我个出笼计。达磨奇之。即曰你要出笼计。除是你脚逼直。眼紧闭。鸟大悟。少顷。主人来呼八哥。八哥已僵死笼中矣。主人大骇。急开笼取置掌上。对人悲叹。欲埋葬之。 地一声。奋然飞去青霄之上。叫曰。西来意西来意。谢你教我出笼计。若非忍死吞声这一场。安得我绝后重苏辄飞去。居士谢曰。和尚太煞慈悲救我如此。我等不大死一场。安能出生死牢笼。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师曰。公等天资奇拔。如好鸟毛羽音声。令人可爱。所以不求入人牢笼。而人千谋百计。必欲捉入牢笼也。使诸公以愚鲁自晦。收神入心。如死猫头。自无人着价。何知希之可贵哉。

  师曰。公等有大根器直信千生万劫。只有这一件生死大事。必须自参自悟自了自证。决不假心外一法所能了脱。则此生精神气力。决不可外用。恐蹉误却我千生万劫这生死大事也。如今若不急急求真正师友。结个生死冤家。拼此一生。互相斩截了脱去则如彼恶友辈。相牵相引。落在坑阱里。何日能自跳出。又何人能使他出哉。郝荆子曰阎罗王抛下一件皮在地下。有一鬼才动个爱心。其皮便捆在他身上。变成那个去了。师曰。凡天下人见功名富贵。利欲恩爱。文字道理。知见玄妙。机锋公案。才有一念贪着。心便被他捆缚去。被他转变去。本分风光。却昧灭也。孰能超然出于生死。又能入生死而度人出生死乎。庄三求曰。生死之事甚是难明。师曰。生死之念。甚是难了。凡一切众生。不为生念所生则为死念所死。生念之类。一切有念是也。死念之类。一切无念是也。盖生本无生。死本无死。惟佛祖能出众生情识之妄生死。故能以言句机锋为杀刀活剑。杀众生之妄生。使不为生念所生。活众生之妄死。使不为死念所死所以逢生即杀逢死即活杀中有活活中有杀。必须尽其生死之机始能超其杀活之用有时杀人刀即活人剑。有时活人剑即杀人刀。若不如此。佛祖何以超出众生之生死。而众生又何能自超于生死哉且道杀刀活剑。只今在那个所在。诸公快须拔出始得。莫教失落。待人救拔却难也。

  甲申元日语

  问念佛法门。亦可见性成佛乎。师曰。此当念唤醒主人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全提宗旨也。参禅虽为直指。悟入者难。唯念佛乃真圆顿法。古人指念佛为捷径。犹未尽其善。捷径虽异于曲路岐途。未免从门外而入。今主人现坐堂皇之上。自呼自醒。岂有舍元殿上之人。更觅长安之捷路乎。故吾以念佛即念心。使尝住真心圆明净照不向外驰求。则超出圣凡善恶是非大小偏圆诸对待之外矣。今人不知自心念自佛。强立西方许多名相。转使此心王向诸心所法上比量较计。是令殿上帝王降阶而与群臣黎庶较贵贱也。是复令殿上帝王。转向士庶位中。求科第进取。而后再进王位也。夫此内绍宗旨。不繇臣僚功勋而入。所谓诸三昧中之王三昧。既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