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36-中国撰述礼忏部-金刚经科仪-清-达基-第2页

拘僧俗。而只要辨心。本無男女。而何須著相。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若能返照迴光。皆得見性成佛。又況人身易失。佛法難逢。欲超六道之周流。惟有一乘之徑捷。須求正見。莫信邪師。悟了。方是入頭。行得。始能脫俗步步踏著實地。頭頭頂掛虗空。用時。則萬境全彰。放下。則一塵不立。超生死不相關之地。了鬼神覰不破之機。是凡是聖。而同箇路頭。或冤或親。而共一鼻孔。如斯實悟。尚滯半途。休說向上三玄。要了末後一著。
  (問)且道即今喚那箇做末後一著。
  (答)
  青山低處見天濶  紅藕開時聞水香  棄却瓢囊擊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從  始覺從前錯用心  始知生死事無常  莫道先從老者亡  大限到來無定準  後生年少也提防  富貴貧窮各有由  宿緣分定莫剛求  不曾下得春時種  空守荒田望有秋
  修唎脩唎。摩訶修唎。
  普供養我牟尼。梵王帝釋。監壇土地。金剛菩薩。擁護壇儀。云何梵畢。發願謹受持。
  一相元無垢  體性離塵緣  專心持四句  且要誦真言
淨口業真言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淨三業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馱。娑嚩達摩娑。嚩娑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多。母馱南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囉斛
  葢聞。法身無相。非相可觀。至理絕言。非言所及。蓋以因興四願。果滿三身。酬願現身。彰言化物。我釋迦聖主。利物情深。愍娑婆流浪之卿讚嚴土常樂之界。國名極樂。佛號彌陀。四十八願弘深。百萬行門廣大。雙明真化。應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聖是凡俱往。彌陀緣願。於是彰為。淨土真詮。由斯顯矣。
  (問)經來自久。少缺宣傳。奉報佛恩。當明經旨。
  (答)
  透關玅達如來境  及第高登本分鄉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箇靈山塔  好去靈山塔下修  外道天摩皆拱手  梵王常釋為呈祥  願令合會諸男女  同證金剛大道場  早起忙忙直到昏  不愁生死只愁貧  饒君使盡千條計  直至無常不稱心
  般若大教。六百餘卷。佛如來金口宣。真詮。無為福勝。果報利人天。
  稽首三界主  大孝釋迦尊  累劫報親恩  積因成正覺
奉請八金剛四菩薩
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定持災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餘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金剛語菩薩
  此經乃大乘菩薩摩訶薩。人之所脩般若。為六波羅蜜之最勝者也。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故下經云。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以此佛說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凡一十六會。此經。乃第五百七十七卷。給孤獨園第二處第九會說也。
  (問)所以道。
  (答)
  昔日如來金口演  至今拈起又重新  此經佛說數千年  無量人天得受傳  憶得古人曾解道  更須會取未聞前  人問陽壽真難得  一寸光陰一寸金  莫待老來方學道  孤墳盡是少年人  在家菩薩智非常  閙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罣礙  高山平地總西方  金剛般若體如如  翠竹黃華滿路途  八百餘家呈玅手  大家依樣畵葫蘆
  金剛般若。人人本具。割斷智為初白雲散處。一輪顯露。影落千江。無來無去。諸人薦取。凡聖一同居。
  摩訶大法王  無短亦無長  本來非皂白  隨處現青黃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歸命十方佛  我今發弘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今我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宗鏡云。只這一卷經。六道含靈。一切性中。皆悉具足。葢為受身之後。妄為六根六塵。埋沒此一段靈光。終日冥冥。不知不覺故。我佛生慈悲心。願救一切眾生。齊超苦海。共證菩提。所以在舍衛國。為說是經大意。只是為人。解粘去縛。直下明了自性。免逐輪迴。不為六根六塵所惑。若人具上根上智。不撥自轉。是胸中自有此經。且將置三十二分。於空間無用之地。亦不是過。如或未然且聽山埜與汝打葛藤去也。夫金剛經者。自性堅固。萬劫不壞。況金性堅剛也。般若者。智慧也。波羅蜜者。登彼岸義也。見性得度。即登彼岸。未得度者。即是此岸。經者。徑也。我佛若不開箇徑路。後代兒孫。又向甚麼處進步。
  (問)且道這一步又如何進。答看取下文。提綱。此經深旨。無相為宗。顯妄明真。提綱要旨。劒鋒微露。埽萬法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