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舐之則傷)五觸(如臥師子。近之則囓)六法(如萬象紛紜)。此六。皆不可被其惑也。六妙行者。色界初禪云。厭下界。苦麤障行。忻上界。淨妙出行。
  又願承是懺悔七漏。八垢。九結十纏等一切諸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坐七淨華。浴八解水。具九斷智。成十地行。
  文有四一。翻七漏而成七淨華。一戒淨(身口意始終淨。即正語。正業。正命)二心淨(三椉制煩惱。斷結漏盡。即正精進。正念。正定)三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即正見。正思惟)四度疑淨(見染疑斷。即見道。初果位)五分別道淨(是道宜行。非道宜捨)六行斷知見淨(所行所斷。通達分明。上二皆修道。二三果位)七涅槃淨(得無生法忍。即無學道。四果)。七淨。約所修因。故曰華曰坐。下八解。約八法流。故曰水曰浴。八解水(詳見中卷)。此八解水。濯前八垢等(十誦律云。如來巡視僧坊。見僧抱疾。糞穢污體。扶浴令淨。仍為說法。病即痊可。即得聖道。此是佛浴。此〔入。〕解水。是法浴)。九斷智者。一。乾慧地。五停心。總別相念處。二。性地。煗頂忍世第一(已上伏見思)。三。初果(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盡。見真諦)四二果(斷欲界六品思惑)五三果(斷欲界殘思盡)六四果(斷三界見思盡)七支佛(斷見思盡更侵習氣)八菩薩(斷三界正使盡。修六度行)九佛位(頓斷三界見思殘習。坐木菩提樹下。生草為座。成劣應身)。能斷此九者為具智(翻破九結等)。成十地行。華嚴云。登十地。斷十障。證十真如(初。歡喜地。斷異生障。證徧行真如。二。離垢地。斷邪解障。證最勝真如。三。發光地。斷暗鈍障。證聖流真如。四。燄慧地。斷細惑現行障。證無受真如。五。難勝地。斷下乘涅槃障。證無分別真如。六。現前地。斷麤相現行障。證染淨真如。七遠行地。斷細相現行障。證智所依真如。八。不動地。斷無相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九。善慧地。斷不欲利他障。證所依真如。十。法雲地。斷法未目在障。證法無分別真如。是為十地)。十行成。翻破十纏等障矣。
  願以懺悔十一徧使。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諸煩惱。所生功德。願十一空。能解常用。栖心自在。
  十一空(出涅槃經)。一。內空(六根無體)。二。外空(六塵無相)。三內外空(六識無有)四有為空(生滅相無)五無為空(無相亦無)六無始空(體本元虗)七性空(法本常無)八無所有空(俱無亦無)九第一義空(功用投現)十空空(病去藥除)十一大空(小椉法無)。此十一空。必願能解常用。心既解空。故得栖心自在。若菩薩得此十一空。即住空平等地。翻前十一徧使而成者。
  能轉十二行法輪。
  法華經及鹿苑。皆法輪三轉。一。示相轉。二。勸修轉。三。作證轉。每轉有四。謂苦。集。滅。道。三四成十二(第一示相轉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勸修轉云。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三作證轉云。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證。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以苦等四法。三唱令知。故云三轉)。輪。喻也。如世車輪。有摧碾義。運。轉義。以是四法。運入眾生心。摧滅煩惱。疲證涅槃。故云十二行法輪。此輪惟極聖能轉。餘未能也。
  具足十八不共之法。
  十八不共者。一身。二口。三意(三皆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想心。六。無不知捨心。七欲。八念。九精進。十智慧。十一解脫。十二解脫知見(上六種皆無減)。十三身業。十四口業。十五意業(上三業。皆隨智慧行)。十六。以智慧知過去。十七。知見在。十八。知未來(上三皆無礙)。惟佛獨具。不與二椉及菩薩共故。
  無量功德。一切圓滿。
  發願已。歸命禮諸佛。
  功德言無量。以無能盡述也。下結前生後(禮佛。即禮三寶。以法是佛說。僧是佛弟子。故歸命禮佛。即禮三寶。且佛是主。義該法僧。運想須兼到)。
  南無毗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結前起後(眾生有煩惱病。仗佛菩薩作大醫王。能施甘露藥故。大經云。大慈愍眾生。故令我歸依。善拔眾毒箭。故稱大醫王。又云。世尊甘露藥。以施諸眾生。眾生既服已。不死亦不生)。
  夫論懺悔者。本是改往修來。滅惡興善(往字。生後兩先字)。
  承上文釋之。謂改往日已作之過。修來世之良因。滅前所陳三毒等惡。興前所願三慧等善也。惡有二種。謂真惡。假惡。真。即三業實造之罪。假惡。是世人嫉妬他善。造言生謗之惡。令人無處措辨(諺云。眾口鑠金。是也。問。假惡既造于人口。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