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2-中国撰述礼忏部-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清-西宗-第3页

初總相懺(三)
初懺悔(三)
初列相(四)
  初總明(某等)  二犯重(或作)  三犯輕(優婆)  四雜舉(於諸)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二發願(二)
  初離過(某等)  二成德(常習)
三結願(歸依)
二別相懺○
○二別相懺(三)
  初承前起後(某等)  二別中總舉(若總)三別中別列(二)
  初總標(別相)二分列(二)
  初牒標(身三)二分釋(五)
初身業(三)
初殺(二)
初列罪分懺(六)
初食噉(二)
初引經證罪(二)
  初傷慈(第一)二苦報(二)
初略明苦報(二)
  初明報(又言)  二悔罪(然所)
二備明苦報(二)
  初三塗(是故)  二人類(若生)
二結懺令除(二)
  初結罪(殺害)  二陳懺(是故)
二種種殺(四)
  初殺因(某等)  二殺業(或破)  三結罪(如是)  四陳懺(今日)
三畜類(三)
  初傷生(或以)  二苦相(使其)  三警迷(但使)
四人類(三)
初列相(二)
  初人類(又復)  二雜類(或塞)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五微命(三)
  初列罪(又復)  二無知(凡夫)  三陳懺(今日)
六刑獄(三)
  初列罪(又復)  二陳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三)
  初拔苦(願承)  二與樂(然後)  三結懺(我今)
二盜(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罪分懺(二)
初總舉以勸(四)
  初出過(經中)  二顯報(致使)  三結罪(劫盜)  四陳懺(是故)
二別釋令懺(六)
初官民物(二)
  初列罪(自從)  二陳懺(如是)
二三寶物(二)
  初列罪(又復)  二陳懺(如是)
三親隣物(二)
  初列罪(又復)  二陳懺(如是)
四百姓物(二)
  初列罪(又復)  二陳懺(如是)
五交易物(二)
  初列罪(又復)  二陳懺(如是)
六雜舉物(二)
  初列罪(又復)  二陳懺(如是)
三承懺發願(二)
  初四緣不缺(願承)  二檀度同修(一切)
三婬(二)
初列罪分懺(二)
初訶欲(三)
  初誡欲習(次復)  二示苦報(所以)  三陳懺悔(婬欲)
二列罪(二)
  初出罪相(又復)  二陳懺悔(如是)
二發願總懺(三)
  初感勝報(願承)  二修觀行(了悟)  三結懺(懺悔)
二口業○  三諸根○  四三寶○  五諸惡○
○二口業(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舉(二)
  初引經示報(經中)  二結懺令除(口業)
二別列(四)
初惡口(三)
  初列相(某等)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二妄語(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三綺語(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四兩舌(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感勝益(願承)  二結懺(懺悔)
○三諸根(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列相分懺(三)
  初列相(或眼)  二結罪(由此)  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感勝報(願以)  二結懺(發願)
○四三寶(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明(三)
  初引經證成(經中)  二示苦令修(于其)  三結懺令滅(是故)
二別列(五)
初慢佛(三)
  初列相(某等)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今日)
二輕法(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結懺(皆悉)
三紊法(三)
  初列相(或眠)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皆悉)
四蔑僧(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結懺(皆悉)
五攪眾(三)
  初列相(或裸)  二結罪(凡如)  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四)
  初供養(願生)  二勸請(若有)  三修行(于眾)  四結懺(如上)
○五諸惡(五)
  初承前起後(今當)二總舉誡勸(二)
  初引經誡罪(如經)  二如法勸誡(是故)
三列相分懺(八)
初邪倒(二)
  初列相(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