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意謂物論之不齊者。蓋由人之各執是非之見也。以指喻指等者。謂人以己之初指。喻彼之次指。為非同己之指以為必然。若易而觀之。則彼之執次指者。又以己之初指為非矣。馬即雙陸之馬。戲籌也。意亦如指。意謂指馬本無是非。而人妄執彼此為必然。豈非惑耶。以譬諸法實相。豈有自他。而人迷執為有無。亦猶是也。苟能忘言契理。則彼此情忘。是非齊泯。有何法可當情乎。成具則妄想元空。園林則是非無主。故曰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以其即萬物之自虗。不假虗而虗物也。故經云。甚奇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此結歸中道第一義諦也。以聖人證窮真諦。故異類分身而不動真際。故千化不變。入眾生界而不被煩惱所礙。故萬惑常通。以其萬法即真。故不假分析而後為虗也。故引經證成。由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故立處即真。
  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此結歸一心。以明聖人之實證也。初云目對真而不覺。以道在目前。故不遠。以不覺。則迷之為凡。悟則為聖。是知了悟實相常住。則頓超生死。永證無為。故曰體之即神。不假外也。
  不真空論(終)

  肇論略注卷二
  肇論略注卷三

    明匡山沙門憨山釋 德清 述
  般若無知論第三
  般若者。此云智慧。乃諸佛妙契法身之實智也。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即此名為根本智。法界幽玄。非此莫鑒。故稱本智。然三乘同乘此智為因。但心有大小不同。故唯佛為極。以前不遷不真二論。以顯真俗不二之真諦。為所觀之境。今此般若為能觀之智。謂以無知之般若。照不二之中道。以此為因。將證不生不滅之涅槃為果。故次來也。然般若唯一。其用有三。一實相般若。以般若乃諸法之實相故。二觀照般若。即中道妙心之實智。照中道之妙理。理智冥一。平等如一。故理事雙彰。權實並顯。是為因心果德。故名二智。三文字般若。以諸佛言教。乃般若所流。故一一文字能顯總持。要即文字以明般若。此般若義也。無知者有二義。一離妄。謂本無惑取之知。二顯真。有三義。一本覺離念。靈知獨照。知即無知。二始覺無知。謂窮幽亡鑒。撫會無慮。故無對待之知。三文字性空。非知不知。然雖三義。蓋以真諦無相。亡知絕鑒。照體獨立。正無知義也。什師初譯大品。論主宗之以造此論。以呈什師。師曰。吾解不謝子。文當相揖耳。後傳至匡山。劉遺民以呈遠公。公歎曰未曾有也。當時見者。靡不服膺。
  夫般若虗玄者。蓋是三乘之宗極也。誠真一之無差。
  此標宗極也。虗玄。正顯無知。以幽靈絕待。故謂之虗。亡知絕照。故謂之玄。三乘同稟此智。但以取不取。知無知之差。所謂心有大小耳。其實所宗。以此為極。所謂不二真心。故曰真一無差。
  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此述造論之本意也。語曰。予豈好辯哉。不得已也。故造論之意。本為摧伏邪見。以正智未明。不得不為之論耳。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少踐大方。研機斯趣。獨拔於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境。
  此出師承有本也。梵語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童年而有耆德。故有此名。師本龜茲國王之甥。以其父鳩摩羅炎。本天竺人。今從本稱。天竺。亦云身毒。亦名印土。有五。乃婆羅門所居。佛出其中。大方指般若。什師學本生知。年方二十。即為國王講般若經論。故云少踐大方。妙悟玄猷。故曰研機斯趣。以般若離言。故拔言象之表。離相離名。非見聞所及。故曰妙契希夷之境。希夷二字。出老子。言妙悟超卓。今翻譯大品。論主親承稟受。妙契玄旨。故造斯論。
  齊異學於迦夷。
  齊。集也。猶齊物之齊。迦夷。亦名迦維。乃佛生之國。佛滅度後。異學紛然。什師名播五天。彼多宗仰。故云集也。
  揚湻風於東扇。將爰燭殊方而匿耀涼土者。所以道不虗應。應必有由矣。
  此敘什師入中國之由也。此時道安法師。名震當代。秦主符堅。以師尊之。稱為聖人。安曰。貧道非聖。聞龜茲國有羅什者。真聖人也。堅聞之。欣慕不已。乃遣大將軍呂光。率鐵甲兵十萬伐龜茲。以迎師。光將兵至國。圍其都城。王致辭曰。下國與大秦遼遠。俗不相及。何以見伐。光曰。大秦天王。所以命師伐王之國者。非為土地之利也。因聞王國有聖人鳩摩什。將迎歸供奉耳。非別有所圖也。王曰。什乃予國之寶也。安肯棄之。餘則唯命是聽。遂堅壁。光圍久之。王城益急。什請曰。豈以貧道一人之故。而舉國受困。非利也。願請以行。王不聽。什曰會當歸耳。王無已。遂遣師同光行。是謂揚湻風於東扇也。光至涼。聞姚萇弒堅自立。國號後秦。光亦據涼自王。國號西凉。時什師未及入秦。遂居於凉。光無良。多困辱師。無以自見。故曰將爰燭殊方而未顯。留滯於凉。故曰匿耀凉土。以既來而致困。其道不行。故曰道不虗應。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