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1-天台宗

63-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天台宗-重编天台诸文类集-宋-如吉-第1页

續藏經 重編天台諸文類集
 宋 如吉編
重編天台諸文類集卷第十
四明沙門釋 如吉 編
諸文習氣類
  妙玄示通菩薩斷習
四(二十八)
  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云云)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
妙玄明通教佛地扶習成道
四(三十)籤五(二十一)
  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過菩薩下。釋佛地。籤第四云。以菩薩時。留習潤生。故至菩提樹下。但斷殘習)。
釋籤明不動三昧
五(九)玄四(十三)
  果報及三惑。成三不動者。動則兼業。諦但有三。業及見思。同入俗諦所破故也(日本問云。餘三昧及諸處皆以見思為真諦所破。此中何為俗諦所破邪。法智答云。此中及以業及見思。同入生死俗諦。正為真諦所破。成於真諦三昧矣。餘文以業同塵沙破。則成俗諦三昧者。各有所以。何者。如前無垢等諸文中及以散善破於惡業。散善則成假觀也。此中以定善破。於散善。則成空觀也。故云背捨伏見思等。記主窮幽。故有此對)。
妙樂明小乘二無知體
一(二十四)
  然小乘中。玄二無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不染無知劣慧為體。謂味勢熟德數時量耳。
妙樂明身子在別教六住見思俱斷凡夫
(輔行第二云。破見惑故離四惡趣。破思惑故離三界生)
  六(十六)
  準瓔珞意。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日本問云。近代疑者云。別教初住。界內見惑得已斷盡。豈第六住。見猶未盡。退作凡夫逆罪人耶。法智答曰。若常程別教。皆云。初住斷見。更不起諸重過也。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頓斷。思惑乃經諸位方盡。此常所譚。別教分齊也。今記主見云。身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遂以義求。恐有教文。見思俱斷。至六心時。思猶未盡。見亦餘殘。所以能牽惡道也。此是記主約義斟酌之辭。下可將現行別教難也。若據起信。唯云不退乃尅。就圓人辨之。若論示迹。亦須示其階位。約惑分齊。方有退義也)。
妙樂明二種三界俱有見思
句九(三十八) 九(三十)
  秪是二死及以五住。應知三界名通。通界內外。若界外立三界名者。以外準內故也。中理未窮。通名見惑。通三界也。變易土中。勝妙五塵名欲界見思。不思議法塵名上界思。
法華名上文句明通菩薩扶習
七(十八)
  誓願扶餘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為證也。
輔行釋別教滅諦中破塵沙
止一(十三)二(九)
  塵沙者。譬無知數多。他解唯二。一染污。二不染。不染即習氣。今家意者。小乘習氣即別惑。是故今釋之。分界內外一十六門。知病識藥及授藥也。
止觀明界內相應獨頭
三(二十一)
  若迷權理。則有界內相應獨頭等無明。與見思諸使合者名相應。不相應者名獨頭。
輔行釋
五(二十五)
  言獨頭者。婆沙云。不共無明。不與使俱。問亦不共掉纏等耶。答無也。
止觀明界外相應獨頭
三(二十一)
  若迷實理。則有界外相應獨頭等無明。所以者何。界內雖斷相應獨頭。而習氣猶在。小乘中習非正使。大乘實說。習即別惑。是界外無明也。
輔行釋
五(二十六)
  界外亦有相應獨頭。而與界內具體永異。即障中道。相應獨頭亦是與界外見思諸使合者。名為相應。直爾障理。名為獨頭。言相應者。如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見。又等覺已來。修離見禪。此即界外同體見也。方便實報二土五塵。為界外思。如此見思必有無明。名為相應。
輔行示塵沙雖無牽報必須先斷始進修中
五(二十七)
  疑云。界外潤生。正由無明。既不由塵沙。何須先斷。釋曰。障化道故。故須先斷。為真化方便故。先斷此惑。斷已方能進修中觀。破實報中相應獨頭。塵沙為枝。無明為本。
止觀明三諦上皆有愛見
四(十六) 記四上(末)
  三衣者。即三觀也。蔽三諦上醜。遮三諦上見愛寒熱(一一諦上。皆有愛見。愛如熱。見如寒)。
輔行引大品釋誓扶習生
五下(二十四)
  言誓扶習者。大品云。留餘殘習。以誓願力。乃扶餘習。而生三界。利樂有情。
止觀解見惑從解得名
五(三十三)
  然見則見理。見實非惑。見理時能斷此惑。從解得名。名為見惑耳。
正觀解見惑當體受稱
五(三十四)
  復次見惑非但隨解得名。亦當體受稱。稱之為假。假者。虗妄顛倒。名之假耳。
輔行釋
五下(十三)
  當體名見。見秪是假。假者秖是不實為義。得名雖殊。見體不別。所以重於當體主假名者。欲於一一立三假義。知見體是假。是故先云。見體是假。假謂三假。又前文云。從解得名。見理方斷。云何見理必推三假。是故復云當體名假。應以四句破假。假破故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