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鹿苑三藏。明不斷惑。如法華文句六(二十七)引阿含五佛子。釋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四果支佛。名真佛子。菩薩不斷惑。子義未成(文)。
【■記】此以菩薩權示。明所辨也。謂我釋迦如來。因成久遠之實修果成久遠之實證。而有三祇百劫。伏惑行因。又有尸棄然燈。二佛授記等事。是皆如來果後權示利生之事。是故今文順權立義。以明三藏菩薩伏惑行因也。如法華下。引文句證菩薩不斷惑義。謂一往言之。凡夫為外子。二乘為庶子。菩薩為真子。玄文云。昔教五人得真無漏。名佛子。菩薩不發真。名外人。釋籤云。小乘以菩薩為似子。以聲聞為真子。是知子義未成。由不斷惑也。
【□註】妙樂七(十七)云。阿含至子義未成者。(疊疏引經)既阿含中亦明不斷惑菩薩。而大論斥權。非謂全無(此會經論明破立意。謂非但婆沙明不斷惑菩薩。而阿含亦明。此對婆沙而云亦也。以阿含會同婆沙而判大論。則知大論斥權云無。非謂全無。乃立權則有)。
【■記】此以經論判明。含有菩薩少分不斷惑也。原註正出其意。文有四段。初斷文意。二釋亦字。三正會判。四推論文含有也。言立權則有者。別行玄記云。為逗衍機。須破三藏。非是廢彼教而作是說也。
【□註】論云迦旃延造者。從所造論及所計者說。
【■記】此出大論斥權之意。言所造論者。即迦旃延所作發智經八乾度初品。是世間第一法。後諸弟子。為後人不能盡解八乾度。故作[鞥-合+(白-日+田)]婆沙也。
(此由上文阿含婆沙明不斷惑菩薩。則經論相符。而大論斥之者。蓋斥其執權之人耳。故曰論云迦旃延造者。從所造論及所計者說。即出其斥權之意。蓋從其所造論及所計故。大論謂是迦旃延造。是則大論斥其計論執權之非也)。
【■記】此段原註。釋妙樂出論斥權之意。初明論斥執權之人。蓋下。釋明大論斥權之意。是則下。結明論斥計執之非也。
【□註】豈以會二。還歸阿含。法華準舊。十二年前。一何可笑。
【■備】此因判藏菩薩之便。辯明菩薩當分大小也。
【■補】此斥古師。如妙樂十車之難。古師所立菩薩之位。全同阿含十二年前。又法華會三歸一。古師不知。但言會二。講時但辨清會二二字。大意自明。
(此由他師不分大小菩薩之殊。及昧水牛白牛之異。謂法華會二乘。歸菩薩。故此破云。豈可會二乘斷惑之人還歸阿含不斷惑菩薩。若以會二乘還歸阿含。法華四十餘年之後。開顯之教。還復準舊十二年前阿含之教。故云一何可笑)。
【■記】此釋妙樂破古師謬說也。蓋以菩薩有大有小。若三藏中則小。而方等以後皆大也。故以水牛喻權小菩薩。白牛喻實大菩薩。而彼不知。謬謂法華會二乘歸菩薩也。
【□註】止觀三(十六)云。煩惱脂消者。名伏為消也。故別行下三云。但伏惑不斷。如無脂肥羊。取世智為般若。即此意也。
【■記】此會止觀煩惱脂消之意。先指文正釋。次引別行疏證成。如觀音記言。無脂肥羊者。大論言。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其罪。王欲罰罪。語臣言。若得無脂肥羊。少赦汝罪。大臣有智。以索繫羊。養以水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以獻於王。王見問言。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令結使脂消。功德身肥也。是乃取世智為般若。即此以伏為消之意也。
【■補】取世智者。以未斷惑。真智不得現前。雖修六度。乃取有漏世智為般若。即此伏而不斷之意也。
【□註】又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初修禪時。先已斷竟。此有漏斷。亦是伏義(如輔行三下會釋云云)。
【■記】此會釋俱舍婆沙斷下八地惑也。蓋有漏智弱。雖然說斷。其實名伏。如輔行云。三十四心者。今取論意。與諸經論明斷少別。大論云。下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言三藏菩薩。位同凡夫。以九無礙九解脫。合為十八。見道中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并前共成三十四心。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修初禪時先已斷竟。唯非非想地九品見思全在。用九無礙九解脫。以根勝故。不復更修下八地定。不同聲聞。亦異緣覺。乃至云此與俱舍不同。什公翻譯。及龍樹意。俱舍應悞不同意者。今且以一意消通。今二論理齊。俱舍取修禪時已斷惑竟。不復更斷。智論依餘部。雖有漏斷。未名為斷。至菩提樹下。但斷非想。八地俱名無漏。但是從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論用義不等。
【□註】然不斷見思。還斷塵沙否。答。須知三祇百劫。亦但伏而不斷。故至樹王下斷見思時。於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方斷塵沙也。
【■記】此料簡菩薩斷伏塵沙。問中承不斷見思而問斷塵沙者。蓋見思阻乎空寂。塵沙障乎化導。是則菩薩不斷見思則可。不斷塵沙則不可。故此問之。答中明修因時。伏而不斷。至成道時。與見思同斷。別行玄云。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此頓盡正習。一言於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