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施欲。維摩說曰。大悲深固。大本勸令廣行六度。知兩經皆說上位之行矣。
【科】當今學者。去聖時遙。三毒熾然。未能自在。若生淨土。託彼勝緣。籍佛加威。方得不退。是故要生彼國。成自利因。
勝緣者。有五種勝事。至下自明矣。維摩經曰。自疾不能救。而焉能救諸疾人。故云要成也。
【科】據此而言。差無違諍。
【科】第四彌勒問經云。念佛者非凡愚念。不雜結使念。得生彌陀佛國。
經中說十念。今文其總標也。
【科】疑曰。准此經說。夫念佛者。非是凡愚。不雜結使。方成淨業。今修行者。聖位未登。結使不除。如何得往。
【科】汝今念佛。功不枉施。疑網稍淹。請垂剖折。
稍。漸也。淹。滯也。剖折。割切細簿之也。文選曰。剖纖折微。
【科】通曰。教闡隨機。密旨難悟。色絲之妙。達者須臾。所以取捨不明。浪生疑執。
色絲之妙。猶言絕妙也。世說新語曰。魏武甞過曹娥婢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辤。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其智迅速。固易悟焉。故須臾而得之。密意旨遠。輒難取捨。所以遲鈍之懷疑也。
【科】何者。
【科】佛教淨業。都是凡夫。因果深信。豈得愚也。
觀經云。為未來世。一切凡夫。又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科】今解凡愚。應作四句。
【科】一凡而不愚。謂從善趣。乃至十信終心。無得相似唯識智。故謂之凡。但於諦道緣生。深懷仰信。運心取捨。損益能知。此即不愚也。
諦道。四諦也。總別並舉。故曰諦道也。緣生。十二緣起也。取善捨惡。是損是益。自能分別。故非彼頑愚也。
【科】二者。愚而不凡者。十解以上菩薩。於真如境。未能證見。故說為愚。得相似無漏智。皆比知二無我。不隨生死凡流。亦得義說非凡也。又解。初地以上菩薩。於勝進分。無明障故。約此稱愚。由得聖法。故非凡也。
現立少物。謂是識性。帶相觀心。猶有所得。非是真實。故曰相似也。能伏分別。二取知解。不涉邪謬。故曰。比知也。不同彼無得。故說為非凡也。況三賢無生。攝論所許。悉稱名聖。非凡之說。良有由也。當體非愚。故曰約此也。
【科】三者。亦凡亦愚。即善趣以前。一切眾生未順聖理。曰之為凡。不了因果。復說為愚也。
聖。正也。即名出世。未勤求之。故曰未順。頑然而無知。故曰不了也。
【科】四者。非凡非愚。所謂如來聖智滿足。二障都盡。故非凡愚也。
【科】所言凡者汎也。准治人德。損益莫分。汎爾受生。等同凡類。去來善惡。輕重不知。此為愚也。
准。度也。言雖治世法。而未順聖理。是故不能損惑益智。遂所牽纏。而死此生彼。陀羅尼經曰。流轉生死。迷惑不正。故名凡夫。即其義也。常迷同沒。故曰等同也。去來等下。釋愚名也。
【科】今欲往生淨土。作業之人。知此娑婆。苦切充滿。特生厭背。不可久居。聞說西方。勝樂無極。專誠注想。誓往無疑。既能永滅苦流。長辭染界。即非薄淺。汎爾隨生。
觀經曰。韋提希白佛。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乃至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即此中之意也。
【科】但能念佛求往彼方。道悟無生。當來作佛。意專廣度法界眾生。能運此心。定生妙剎。有斯勝解。故非愚也。
大經。三輩皆曰發菩提心。願生彼國。故云。求作佛。廣度眾生也。
【科】言不雜結使者。
【科】使謂十使。結謂九結。
駈役有情。縛留三界。故曰結使也。
【科】念佛之心。即第六識。心王正起。欲作惡事。結使煩惱。容可得生。正念佛時。與遍行五所。及善十一所。不動諸結。無因起故。心緣異境。結使爰生。注想佛時。結使眠伏。故言不雜結使念也。
准唯識論。諸煩惱生。必由無明。非善心中。有無明故。無癡善根。性相違也。結使煩惱。斯被眠伏焉。
○應生起。言佛教淨業。都於凡夫設。願求而結使未除。數數現行。何曰不雜。若依滅盡者。凡夫豈堪乎。次下會此難也。
【科】願求生淨土者。即不應言雜。良由結使未斷。容可雜生。若已滅除。不得雜起。則由未斷。時有現行。念佛淨心。性乖結使。心正念佛。諸結不行。有間斷時。無防即起。非說滅盡。言不雜也。
【科】聖人惑盡。此界足安。不勞念佛。求生彼土。
疑者迷。非凡愚念。而為聖人行。故結若此也。
【科】第五最勝妙定經云。有人造種種寺塔。其數無邊。不如於暫時間。端心靜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