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年。爾時眾生。起一念信。即生彼國。
疑時濁惡。害今所修。故所引文。皆取被於濁世者也。
【科】疑曰。所引經教。佛說不虗。未知方便之門。為當盡理之說。通曰。大人之言。必合真趣。向援經教。皆究竟門所以知之。不了之教。涅槃之會釋通。淨土一門。雙林更無疑決。十方諸佛。舒舌印成。據斯二義。故非方便也。
一切如來。三業清淨。諸佛所言。無復有異。故皆合真。依像法決疑經。佛告大眾。我將涅槃。若有疑者可速問之。常施菩薩問種種事。於淨土一門也。菩薩不問。則佛亦不決焉。其說丁寧。蓋無可疑也。當知決定顯了之說焉。小經云。六方諸佛。證誠稱讚經言十方。開合之意耳。
【科】上來略引聖教。以示說因。自下粗釋義門。用袪疑停。
【科】一音演唱各解。萬殊無不並契。地藏弘願。惡趣救生彌陀大悲。十念濟物。不求淨土。恐落三塗。念地藏名。苦苦望救。
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曰一音各解。萬機差殊。一雨冥潤。故云萬殊並契。彌陀本願。誓度娑婆。地藏弘願。意本惡趣。若乖本意。焉得解脫。
【科】今勸專心念佛。誓往西方。大命將終。諸佛來應。既生淨國。永絕三塗。苦事不經。無勞請救也。
大本曰。大命將終。解有二義。義寂云。死生。為大命。窮通。為小命。憬奧云。命是天地壽三大中之一。故云大。
【科】三階宗要。約時機說。千五百年後。不修淨業。設有修者。眾行具成。即第二階。非下凡業也。今觀此意。說上行人。三輩之中。獨明上中生人也。
按彼宗意。分別三時。自有異說。今從一說。故云千五百也。三福九品等。謂之眾行也。據今宗而辨之彼之所謂上行。即三中之二類生也。
【科】淨土之法。定散俱通。作業淺深。同生極樂。
【科】出家清眾。在俗尊賢。屏慮幽居。恬神息亂。能修觀業。定善往生。
越世欲染。故曰清眾也。尊賢名德。十住論云。生佛法中。名為貴族。好家中生。
【科】志絕榮華。公私事外。不貪俗務。問道勤修。能具三福散因。定生彼國。家資匱乏。事務牽纏。一行能隨。亦生寶界。
匱。亦乏也。牽纏。皆曰縛也。
【科】今生作罪。乃至闡提。大命將終。苦具來逼。忽逢善友。教念佛名。惡相既除。即生妙剎。
此一節忽述觀經下三品意也。
【科】大乘善根。下至從生無過。上至迴向終心。約作業淺深。分為上輩三品。小乘之根。初從善趣。上至世第一法。分為中輩三生。大小乘根機。約過輕重。分為下輩三位。
簡下三惡。故言善根。初一之至字。恐是衍文。或當改作從也。准經至彼。始得初地。及初果等。所以此取齊迴向終。及世第一以下也○按判三輩機。諸師異解。廣如群疑論等說焉。
【科】此即行道淺深。造惡重輕。俱發菩提。願生淨土。隨業多小。皆得往生。
【科】不可偏執一隅。謗疑淨業。
【科】又言今時濁惡。不合念佛願生西方者。此非博見。
【科】大無量壽經云。經道滅盡。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年。爾時眾生聞名生信。皆生彼國。
經文但云聞經意。名經之所詮。而一部之宗致。故云聞名也。黑谷判曰。特留念佛。即斯謂也。或謂經名亦得焉。
【科】義云。如來說教。潤益有時。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一教。利物偏增。大聖特留百歲。
判法滅時。諸師解異。道綽善導。淨影義寂。及法位等皆同。今說如憬興者。依法住記。指於增劫七萬歲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家釋義。出在群疑論矣。
【科】時經末法。滿一萬年。一切諸經。並從滅沒。釋迦恩重留教百年。爾時修因。上生妙土。何為預判。不令願生。
設疑萬年後。而尚未足許。何預判之。為不願時哉。
【科】詳此經文。足除憂悔。勿懷管見。不達通經。
晉王獻之傳曰。管中窺豹。時見一班。通經。眾機通信之經。
【科】第十二依攝大乘論。會釋別時義者。論云。唯由發願。即得往生安樂者。是別時意。
此論本末。譯有四代。今文相似隋唐二論。陳隋二論。名別時意。唐論之中。加一趣字。魏論名曰時節意趣。世親攝論云。言說與意。時分有異。為別時矣。
【科】疑曰。准依攝論。判作別時。今教念佛。如何即往。
即言一節之骨子也。
【科】通曰。今依攝論。判釋別時。與淨土門。一無差殊。
【科】何者。
【科】由但發願。未可即生。依願念佛。乃成淨業。願行前後。故說別時。非謂念佛不即生也。
上古碩德。盛通此義。蓋自損損他。而害於時也。群疑論云。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矣。
【科】第十三會。釋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文出于